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阻撓醫護檢測和接種 醫德何在

2021-05-08

潘偉傑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很緊張病人的情況,也緊張會否感染到醫護人員,有種無形的壓力,是平常在普通病房工作沒有的......」以上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於去年4月香港爆發「第二波」疫情時,接受某報章專訪時,表達當時對在醫院工作的前線醫護人員缺乏保護的焦慮之情。

相隔一年,為了防範新變種病毒在本港傳播,醫管局即時採取防疫措施,要求所有員工定時7日進行檢測。然而,馬仲儀站在「道德高地」 批評醫管局資源錯配,更指醫管局強迫員工注射疫苗。馬的立場為何360度轉變,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醫德何在?

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的《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所寫:「(醫生)致力秉持崇高的良好操守及行為標準,以履行醫生在治理病人時的責任;同時透過醫療專業本身的特質及優良傳統,以健全的專業文化維持一個自我規管的有效機制。該特質及優良傳統亦同時奠定了醫療界的專業道德風尚。本守則強調,獨特的社會責任和持續的自我發展是醫療專業的特點。本守則表明醫療專業決心保持誠信、追求卓越、履行職責以回應病人及社會不斷轉變的需要。」以上守則可以概括了本港註冊醫生的專業操守。但筆者認為,馬醫生根本沒有達到以上標準。

首先,本港出現新變種病毒個案,作為高風險工作場所的醫院,專科及普通科診所,都好大機會出現新冠病毒患者。根據《職業安全健康條例》,作為僱主的醫管局,有責任提供預防措施,確保員工不會感染病毒。事實上,為了截斷病毒流出社區,醫管局更要求全體6萬多位員工每隔7日進行檢測一次,盡快掌握員工在高風險場所工作時,有否感染病毒,從而減少醫護人員與病人的交叉感染風險。醫管局以源頭出發,做法合情、合理及合法。

但是,馬仲儀質疑新政策是否資源錯配,筆者想問馬醫生,病人出現初期病徵,是不是要盡快通知病人,及早醫治,而不是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向病人講只剩下多少年生命?懂得計數的人都知,及早發現和跟進所花的成本,遠低於等到病毒擴散後所需的醫療費用。試問何來資源錯配?莫非馬醫生希望日後疫情繼續惡化,她又可以出來肆意批評政府?

其次,眾所周知,接種疫苗是現時全球公認的唯一可行抵禦新冠肺炎的方法。但馬醫生一直對注射新冠疫苗有抗拒,質疑接種成效。在今年年初,當政府購買疫苗時,她就不斷危言聳聽,將注射疫苗「妖魔化」,阻撓前線醫護人員的注射。

馬醫生應該有看過各大藥廠所做的臨床數據,知道注射疫苗後,在人體所產生的抗體,足以抵禦新冠病毒的入侵,為何要阻撓他人注射?同時,她質疑當局定期檢測是另一種催谷疫苗接種數字的手段。莫非馬醫生想香港繼續沉淪下去,全港市民在這種陰霾下生活?筆者認為,作為有醫德的醫生應該負上責任,鼓勵身邊的親友和同事盡快接種疫苗,而不是罔顧公眾安全,達至一己之私利。

最後,筆者希望,馬仲儀作為醫生,必須要履行《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內的有關《日內瓦宣言》所遵守的承諾:「我要憑良心和尊嚴行醫;我會把病人的健康視作首要考慮」,不要再為反而反,盲目地拖政府防疫、抗疫政策後腿。筆者希望馬醫生能夠為社會作有益的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