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龐大的記者團隨同尼克松總統訪華。 網上圖片
當時在外交部新聞司新聞處工作的馬毓真剛剛在美國乒乓球球隊的接待上完成了一次新聞預演,接踵而至的尼克松總統訪華記者團則讓他體會到真正的「實戰」是什麼樣子的。馬毓真回憶,他們一上來就提交了近400人的訪華記者大名單,「我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記者,我們的底牌也就是三四十個人」。
時隔多年回憶,馬毓真說:「說句老實話,我們嫌他人多,還是因為我們在接待上有很多具體困難。」上世紀70年代的北京,能接待外賓的酒店屈指可數,而能提供的設備更無從談起。
逾180人隨團採訪
報告打到周總理那裡,他的批覆是盡量讓他們來。「總理的意思是他們已經罵我們罵夠了,他到這兒來總得報道尼克松訪問、總得報道怎麼談判,他非得客觀不可。他怎麼報道回去也比他以前對中國的印象要好一些,所以盡量讓他們來。」
馬毓真說,幾經協商,最後達成這樣的協議:一共180多人,由新聞司和廣電總局負責接待。
「房子怎麼解決呢?那時候是計劃經濟,中央一句話:民族飯店騰空!於是從1972年1月就騰空專留給記者。」
還有不到兩個月,還要組織接待人員。「新聞司的英文工作人員不夠,就決定從學校、文化部、體委、友協等,凡是有涉外工作的單位借調工作人員—原本屬於友協的資中筠就是這麼來的。」馬毓真回憶。
而最大的一個技術難題,是如何把美國記者的新聞片傳回去。美國方面提出:必須得有地面衛星站,他們可以在首都機場附近建一個。但是沒有建交、沒有任何協議的背景下,「你把美國地面衛星站建到中國來是不行的」。
最後還是周恩來找到了解決辦法。「周總理指示我們租他的地面衛星站,這樣主權就算我們的了,然後再租給美國和世界記者們用—大家都不給錢,你不收我的錢,給你用我也不收你的錢。」這樣,美方將圖紙給了中國,中國方面按照他們的要求,不到一個月就在機場附近修建了一個衛星站。美方來了一架專機,裝好設備,這樣美國方面每天都能看到由中國傳出的新聞畫面,這個大問題總算迎刃而解。
美媒名記雲集
在馬毓真的印象中,一向以挑剔難對付聞名的美國記者,這次到中國卻似乎收斂了許多,「他們大概內部也有交代,比較守規矩,挑剔性的問題不多,也沒有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在歡迎尼克松的宴會上,有一位年紀已經不小的美國記者問資中筠:你們以前跟蘇聯老大哥關係那麼好,後來跟蘇聯反目了,現在又跟美國來往了,那麼以後會不會又反目?資中筠忘了自己是怎麼回答。後來她才知道那位記者原來是抗戰時期在中國採訪的《時代》周刊著名記者白修德。「有一些人我們當時都不認識,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那麼有名的記者,真是名記雲集!」(十)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