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韓國人的兩種形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韓國人行鞠躬禮是一種傳統禮儀的表現。

王曉華

 說到韓國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互聯網上的爭論。這些爭論往往十分熱烈,甚至洋溢著火藥味,但爭論雙方都很快暴露出論據的薄弱——他們言說的幾乎都是來自電視劇、歌舞晚會、互聯網上的影像和傳聞,而非真實的韓國人本身。僅僅根據影像和傳聞評價一國之民,結論自然難以公允。為了認識真實的韓國人,我爭取到了去韓國教書的機會。此後的數百天裡,我生活在韓國人中間,真切地體驗到了他們的生活風格。

行鞠躬禮 等級有別

 韓國人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別有禮貌。見到別人時,他們習慣於行鞠躬禮。晚輩面對長輩,要大幅度地彎腰,以示尊敬。平輩相互行禮,動作的幅度可以小些,但禮儀本身是不能免的。這些並非是表演和偽裝,而是習慣性的動作和約定俗成的禮儀。它傳達了對他人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對於這個人口並不算多的單一民族國家來說,每個人都是寶貴的,均為尊敬和感恩的對象。由於時刻要傳達這種尊敬和感恩之情,韓國人普遍具有謙遜、柔和、溫良的民族面相。在各國人聚會的場合,我可以很快就通過面相確認誰是韓國人。能夠破壞這面相的,恐怕只有酒精了。韓國人喜歡喝酒。每逢周末,地鐵裡就會出現許多面孔通紅的男人。喝得多的會在車上且歌且舞,用韓語說單口相聲。不過,這屬於絕對的小概率的事件。大多數韓國人即使在酒醉之後,也會盡量維持自己的民族面相和對他人的禮貌態度。

 禮儀通常意味著等級,韓國人的禮儀也不例外。在韓國人的禮儀體系裡,年齡是劃分等級的重要尺度。年輕者向長輩大幅度地行鞠躬之禮時,後者只需微微彎腰即可。在典型的韓國式聚會上,晚輩(如學生和子女)要跪著向長輩敬酒(韓國人習慣於坐在炕上或地板上吃飯)。在日常生活中,韓國人也會自覺地服從以年齡為尺度的等級體系。年長者走路、坐車、就餐,都享有優先權。地鐵裡的老年人通常總是端坐著。只有在附近沒有長者時,年輕人(尤其是男人)才有資格坐下。教師無論年齡大小,都被學生視為長者,可以安然地在校園裡享受長者的尊嚴。

 由於長者的地位高,韓國人比中國人更喜歡說自己年齡大(他們說年齡時通常說虛歲),更願意坦白(有時是感歎)地承認歲月的流逝。在介紹自己時,韓國人通常會提到自己的年齡,以便於大家弄清楚彼此的輩份關係。為了標誌年齡的差異,不同年齡段的韓國人在著裝、行事、說話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近似於規定)。當然,老年人的地位也意味著相應的責任。

 與歐美國家不同,韓國的年輕人普遍與父母同住。只要他們還未工作,父母和其他長輩就必須給予全力支援。由於上學晚,又要服兵役,韓國的本科男生年齡常常高達二十八九歲。如果再讀研究生的話,自立的時間又要向後推遲2到3年。這意味著他們的父母要繼續工作。在首爾和釜山等大城市,你經常會遇到白髮蒼蒼的出租車司機。除了少數以工作為樂者外,他們多半是為兒女出力。看來,韓國年長者的高地位,不僅僅源於傳統文化的影響,還來自社會學和經濟學意義上的付出。

恪守祖訓 「穿梭」古今

 韓國人雖然保留了許多傳統的禮儀和習慣,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生活是傳統文化的現代版。每個韓國人實際上都有兩個形象:一個已經現代化了,一個依然恪守著祖先留下來的活法。前者是工作中的韓國人形象,後者則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風。工作中的韓國人普遍穿正裝,男人西服革履,女人衣著嚴謹。恰如韓國的電器採用了德國制式,工作中的韓國人也表現出了德國式的作風:認真、沉穩、習慣於讓整個系統按部就班地運轉(有時候效率顯得不高)。作為對漫長勞作的補償,他們喜歡在工作的間隙喝咖啡。看到他們喝咖啡時滿臉享受的樣子,你會真切地體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西方現代文化的帶動下,韓國人走上了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的軌道。這兩者不僅造就了韓國的經濟奇跡,而且深刻地改變了韓國人的形象。

 日常生活中普遍低調、內斂、溫和的韓國人參與公共生活時,會煥發出驚人的光彩。每當議會選舉時,地鐵口等工作場所就會出現有數名婦女組成的宣傳小組。她們身穿統一的服裝,見人就集體鞠躬,然後大聲呼喊相應的競選綱領和口號,為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造勢。候選人自己常常要站在經過裝飾的小型客貨車上,激情洋溢地發表競選演說。不過,這些人結束工作後,會很快回到傳統的生活狀態。聚會和用餐時,他們依舊像幾千年前的先輩一樣席地而坐。私下聚會的韓國人很少採用AA制,大家常常爭著埋單。集體吃飯時基本上不分餐,人們相互為對方遞食物。晚輩有時會用蔬菜包好烤肉,親手遞給長輩。長輩非但不能拒絕,還要一口吞下,以示接受對方的好意。看到這些傳統的生活場景,你很難想像到他們工作時的情景。韓國人就這樣生活在傳統和現代之間,不斷向世界展示著兩種形象的輪迴。

文化遺產 自珍自豪

 與韓國人打交道久了,我發現了這種形象輪迴的起源——他們實際上是在有意為之。對於一個遲至1443年才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的國家來說,已有的文化家產無疑極為珍貴。只有弄清楚已有的文化家產,他們才能以韓國人的身份走向未來。看護和展示已有的文化家產,是韓國人安身立命的需要。涉及到文化家產的地位時,面相謙遜、柔和、溫良的韓國人會表現出驚人的執著。不破譯這種民族心理學,你就無法讀懂韓國人,無法理解他們對待他國文化的微妙態度。

 近年來,圍繞著某些重要節日、禮儀、技術的發明權問題,韓國學者時有新論。我並非研習歷史的學者,不想評價其觀點的對與錯,但不能不指出推動他們的深層民族心理——希望自己的文化家產更加豐盈。對於自己的文化家產,韓國人往往不吝讚美之辭。例如,幾乎所有的韓國人都認為,世宗王李祹率領數位頂尖學者創製的韓文不但符合天人合一的原理,而且具有簡單易學的巨大優勢,因而是名副其實的偉大文字(韓文一詞在韓語中意為「偉大的文字」)。這種對待文化家產的愛已經深入到韓國人的潛意識中,他們時常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對本國文化的自豪之情。由此衍生出一種韓國式的執著——執著地宣傳母語的優越和美,執著地購買國貨,執著地延續自己的傳統,執著地走自己選定的路。韓國經濟能在短期內崛起,至少要部分地歸功於這種執著精神。(作者為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

相關新聞
百家廊•韓國人的兩種形象 (2009-02-25) (圖)
生活語絲•香港人「旅港」? (2009-02-25)
思旋天地•再見低價? (2009-02-25)
娛視觀 •商台最重要的節目 (2009-02-25)
翠袖乾坤•鹹豬手事件是面照妖鏡 (2009-02-25)
琴台客聚•愛荷華那位勇敢的女士 (2009-02-25)
路地觀察•電視電影展 (2009-02-25)
百家廊•動物本性 何時進化? (2009-02-24) (圖)
杜亦有道•人生如戲 (2009-02-24)
思旋天地•人逢喜事 (2009-02-24)
海闊天空 •選陳水扁送阿珍 (2009-02-24)
琴台客聚•湖州的毛筆故事 (2009-02-24)
翠袖乾坤•美麗島車站 (2009-02-24)
一家之言•財爺的嘉應子 (2009-02-24)
百家廊•三重危機下,農民的困境與出路 (2009-02-23) (圖)
生活語絲•○八年八位名人 (2009-02-23)
思旋天地•信心十足 (2009-02-23)
一網打盡•危中有機 (2009-02-23)
琴台客聚•功蓋三分國 (2009-02-23)
翠袖乾坤•幼兒學畫毋須太早從師 (2009-02-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