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鬆弛世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4]     我要評論

湯禎兆

 三浦展在〈鬆弛緩慢——為何年青人不說未來?〉(見《My Homeless Child——下流社會中的年輕人》,株式會社文藝春秋,○六年五月初版)所言,以漫不經意的態度來成就沒有上揚理想的人生。他指出鬆弛緩慢族群世代的價值觀,大體上就是時間由得它隨意流逝,絕不可緊張;空間亦以寬敞為據,一定要有縫隙;顏色喜愛混濁不惹人注目的中性顏色;發呆恍惚是人生快事;總之一定不可以緊迫滿滿地去辦任何事。

 面對以上的世代心態轉移,有人會嘗試去積極方面去理解現象。早陣子也有香港論者從此方向入手,企圖顯示年輕人的抗拒社會化,其實有目標更易的可能性在背後支持,也即是說大家不一定再以上一代的經濟決定成就高下為人生指標,甚至希望追求更大的自由空間以實踐浪民意欲,來落實自決的人生。

 我當然明白背後存在的這一種可能性。但若從深一層去理解,自會發現背後的吊詭——年輕人之所以有以上的人生取態,原先的前提是社會進入了富裕年代,於是才可以有追尋夢想的自由空間出現。但眼前的經濟環境轉差,報告也指出不少只得中四至中七學歷的年輕人,往往只能在家中繭居作隱蔽青年,大家可以想像到所謂「鬆弛」的現象,在主觀意願和客觀限制下,究竟哪一方面的影響力會較大?

 當然,在眼前條件轉壞的情況下,透過調整眼前的視野,為自己的人生取向重新定位,自屬積極的賦權表現。但問題的關鍵,我認為在於主動與被動之間的差異,尤其作為詮釋者,拿著相同的社會現象,透過對其背後心態的不同分析取態,就可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那才是最需要小心注意的地方。

相關新聞
百家廊•自信、優雅與惶恐 (2009-03-04) (圖)
杜亦有道•長腿難求 (2009-03-04)
思旋天地•經濟實力 (2009-03-04)
娛視觀•牛下殘碎回憶 (2009-03-04)
琴台客聚•話說《春香傳》 (2009-03-04)
翠袖乾坤•謝安琪慘遭樂壇黑手狙擊 (2009-03-04)
路地觀察•鬆弛世代 (2009-03-04)
百家廊•春日憶懷:此身安處是吾廬 (2009-03-03) (圖)
生活語絲•春節旅遊旺 (2009-03-03)
思旋天地•不死獅子 (2009-03-03)
海闊天空•奧斯卡又一個精彩夢 (2009-03-03)
琴台客聚•秦筆與蒙恬 (2009-03-03)
翠袖乾坤•情陷溫泉 (2009-03-03)
一家之言•是日宜:無膠袋 (2009-03-03)
百家廊•汽車業走向夕陽 (2009-03-02) (圖)
杜亦有道•小心選擇 (2009-03-02)
思旋天地•珠三角 (2009-03-02)
脈望書房•「出蕉」搶鏡 (2009-03-02)
琴台客聚•倚天詩、天龍詞 (2009-03-02)
翠袖乾坤•正面新聞 (2009-03-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