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汽車業走向夕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日本汽車企業攻下了美國市場,卻不敵金融海嘯,豐田汽車更預計下一個財年將有巨額虧損。

晨 風

 塵世中無萬古長青之事。 在福特T型車誕生100周年的2008年,美國汽車三巨頭正面臨著破產邊緣,世界汽車市場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底特律曾是世界車迷心中的汽車聖城,如今卻正在變成沉寂、破敗的死城。車輪上的國家,本來是美國的驕傲,而全球性的能源與環境危機,卻讓美國第一個嚐到了汽車業衰落的苦果。底特律的衰落,意味著世界汽車業正在走向夕陽。

 美國三大車廠的日子都非常難過。最難過的當屬克萊斯勒,嚴格地說,其近十幾年的日子就沒好過,尤其是在與中國合資的20年,基本無業績而言。其次是通用,美國通用汽車股票價格已經跌至上世紀50年代水平。福特公司的日子相對好過一些,但也是如履薄冰地掙扎。從2006年起,福特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就開始大幅度下滑,福特自己也認為,未來3年公司總虧損將達到170億美元。汽車業成為工作最不穩定的行業之一。從2000年開始,美國汽車從業人數一直在銳減。由於汽車行業上下游的相關行業極廣闊,因此美國那些曾把汽車當成支柱產業的地區,整體經濟狀況都在惡化。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債務信用等級被評定為B級,這是它們的歷史最低水平,

 汽車業除面對高油價時代的挑戰外,還面臨原材料價格上升的挑戰。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就表示,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已超過汽車行業能承受的範圍。

 在世界汽車市場上打敗美國人的日本汽車企業,也正在陷入困境。2008年,豐田汽車銷售量下滑量達到歷史之最,預計下一個財年將有巨額虧損。正如美國車企一樣,以終身制為驕傲的日本車企也開始大規模地裁人。

人類試圖走出石油時代

 汽車業衰落的必然趨勢,源於人類對浪費能源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人類試圖走出石油時代的嚐試。

 以開大車為美的美國人,現在連小車也不願意開了,更多美國人騎自行車和走進地鐵。美國人正在改變買杯牛奶也得開車出門兒的生活方式。美國原來不允許開餐館的住宅區中,現在也有餐館堂而皇之地出現。美國人不再利用汽車逃離城市,而是回到城市中心,追求步行與公交能到達的生活。商住樓開始取代城郊別墅,成為年輕人青睞的安家選擇。下樓走幾步就能進咖啡館、超市、書店,短距離滿足購物、休閒、工作的需要,這樣才能大大降低生活成本。美國人正在反思無限擴張的城市發展模式,提倡更集約的城市資源利用,讓過去沉寂的都市重新繁榮起來。

 日本人把汽車賣到了全世界,而在日本本土,卻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離車族。許多年輕人不再嚮往擁有汽車,而是有事就租車。日本租車生意越來越好,會員制的汽車共有越來越普及,租車俱樂部會員60%以上為年輕人。從2007年起,日本汽車國內汽車擁有量就開始大幅下降,這是1946年以來日本汽車保有量首次下降。日本新車的使用時間已從10年前的9年增加到現在的超過11年。日本汽車市場正在萎縮,2008年豐田、本田、日產等日本三大汽車企業贏利都大面積減少。

 有調查顯示,從現在起至2015年,法國私家車行駛里程平均每年將減少近2%,法國人乘坐公共汽車、長途汽車、火車和飛機的總里程則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在意大利和德國,私車的行駛里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從歐洲到美國,自行車熱都正在成為新的交通時尚。

 美國《未來雜誌》預言,到2030年,汽車作為公路之王的時代將結束,無線電通訊的發展將減少人類的出行需求,航空運輸將逐漸取代卡車,限制私家的政策將使汽車喪失對環境與文化的主導地位。

榮譽背後 漠視環境

 有專家認為,中國汽車保有量的極限是1.5億輛,根據目前的發展速度,在2020年前就可能達到這個目標。2010年中國汽車產量將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屆時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輛。汽車消費大國的榮譽背後,卻是中國能源與環境的脆弱供給,中國在挑戰環境極限來發展汽車。

 為什麼?最重要的原因,是汽車與政治的密切關係。汽車行業以其廣泛的關聯性,成為提升GDP及提高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工具。所以中國各地都爭著製造汽車,爭著大拆大建上房地產,許多官員依靠汽車與房地產發展帶來的業績,陞遷了,錢袋子也鼓了。

 正因為汽車政治、地產政治的存在,讓汽車在中國成為飛速發展的霸王產業。前不久,剛聽說北京市要採取限制汽車上牌,中國汽車協會就開始呼籲不准許限制,竟然還被政府接受了。

 從品牌優勢和產品權來看,中國汽車製造舞台的主角,不是中國民族品牌,而是跨國公司。既然不必為中國的能源與環境承擔責任,跨國公司當然要利用中國廉價的資源瘋狂賺取利潤。

 中國汽車的能源與環境容量非常有限。中國已成為石油進口大國,交通能耗已佔全社會總能耗的20%,如不控制便將超過工業總能耗。由於私車無節制發展,中國城市已被汽車尾氣嚴重污染。北京市環保局說,目前機動車尾氣已成為北京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有政府官員承認,北京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汽車尾氣是罪魁禍首。私車交通最盛的廣州更嚴重,嚴重交通堵塞,許多人的肺已變成黑色的。

 所幸的是,中國已開始意識到無節制發展汽車帶來的弊端,以北京為首的中國城市,目前都開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北京汽車市場目前的冷清,正是由於越來越便捷的公共交通與環境,讓更多百姓選擇不買私車。中國口袋裡有錢了,但不一定要買車,汽車提升身份地位的觀念正在改變。在環保主義者看來,汽車廣告甚至帶著文化侵略意味。

 房地產行業是前車之鑒。正是房地業對不可再生土地資源的依賴,讓其表面的繁榮背後早埋藏著危機,最後便形成摧毀經濟的泡沫。汽車的製造與使用,都離不開大量的能源消耗,因而也屬於難以持續發展的行業。中國汽車市場多年的過度火爆,只能加速其衰落速度。

 近10年來,中國汽車保有量以平均年12%的速度增長,達到3400萬輛,有專家說,30年後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美國。當商家與政府主管為這個預測鼓舞之時更應看到:為了汽車市場的拓展,不惜把中國資源與環境容量逼到極限。有專家曾沾沾自喜地說,中國的石油還夠燒30年,因此汽車業還可以大發展。天,竟然30年後的事情都可以不想了,真要把屬於子孫的資源都挖掘乾淨?

有節制地造車

 中國也曾想向美國學習以生物燃料尋找出路。然而這不僅會威脅到中國的土地資源,且生物燃料從種植到生產、使用等一系列環節,可能比石油污染更嚴重,目前為生產生物燃料而砍伐雨林的行為,已遭到世界環保界一致反對。

 未來取代汽車行業風光的,最可能的就是有機農業與食品工業。有跨國公司看出農機的可持續性發展,已在中國投資農業及養殖業。比如著名的國際投資銀行就已斥資2∼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全資收購幾個生豬養殖場。高迪還控制了養殖游產業,如其控制了雙匯集團46%的期權。而德意志銀行也正在中國大規模佈局養殖業,其注資6000萬美元取得了上海某養殖場30%股份,並有意繼續向天津農業集團寶迪投資6000萬美元。

 有意思的是,一些房產商也紛紛發行投資養殖業,如江蘇某農牧發展公司前身就是地產商。從蓋房子變養豬,正是看到了房地產的發展空間有限。

 一個太火爆的行業,背後都會潛藏巨大危機,中國汽車的發展空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節制地發展汽車,而不是急於搾取所有資源刺激汽車市場過度鼓脹,如此才能延緩中國汽車業的衰落,或者說讓中國汽車業步入可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
百家廊•汽車業走向夕陽 (2009-03-02) (圖)
杜亦有道•小心選擇 (2009-03-02)
思旋天地•珠三角 (2009-03-02)
脈望書房•「出蕉」搶鏡 (2009-03-02)
琴台客聚•倚天詩、天龍詞 (2009-03-02)
翠袖乾坤•正面新聞 (2009-03-02)
太極人生•叩齒咽津舒鬱悶 (2009-03-02)
百家廊•于若木與紫陽茶 (2009-03-01) (圖)
生活語絲•越劇《西廂記》的不足 (2009-03-01)
隨想國 •時代精神 (2009-03-01)
師人物語•串魚蛋的女孩 (2009-03-01)
琴台客聚•孤獨的過客 (2009-03-01) (圖)
翠袖乾坤•展覽真諦 (2009-03-01)
醫情識趣•進食失調症 (2009-03-01)
百家廊•獸首之痛,痛定思痛 (2009-02-28) (圖)
杜亦有道•只有半桶水 (2009-02-28)
隨想國•挑戰 (2009-02-28)
海闊天空•勿以善小而不為 (2009-02-28)
琴台客聚•徐訏的《七藝》 (2009-02-28) (圖)
翠袖乾坤•路不轉,人轉 (2009-02-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