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產階層較有餘暇,更講究生活質素。
——中產階級一瞥
吳小彬
在金融危機引起的失業、市場低迷和恐慌正未有窮期,東西半球都有無數人在擔心與惆悵中度日的時候,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拋出了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全世界中產階級比重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超過半數。
關於中產階級,儘管人們概念不一,但一個公認的特徵,是中產階級要擁有一份合理並可觀的收入。中產階級人士不像窮人那樣整天忙碌,到頭來卻僅能餬口。中產階級意味著消費的能力、口味和慾望,所以這個階層是任何一個正常經濟體都極為看重的對象。特別是眼下全球經濟正遭遇7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下滑,世界銀行稱:「我們需要拉動私人需求增長的新引擎,而新興市場國家中那些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群體的消費潛力還遠未開發,我們在這裡看到了可能的候選者。」
崛起的中產階級
巴西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對中產階級人群做了這樣的描述:「中產階級不情願接受貧窮,他們努力尋求和創造更好的生活,但他們並不以解決生活中的物質難題起家,因為他們擁有過上舒適生活的知識和技術。」美國麥肯錫學會總監戴安娜.法雷爾說,中產階級的起點大約是當人們除去吃住等基本生活花銷外,還有三分之一的剩餘收入可用於自由支配。這就使他們不僅可以購買冰箱或汽車之類的消費品,而且還可提升醫療保健水平或是為子女的教育做出規劃。
通常,這樣的收入水平要求有一份不錯的職業,包括一份工資和一些福利。但在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留作三分之一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也因地而異。以中國為例,一年6千美元的收入在重慶或成都這樣的西部城市足以使你跨入中產階級行列,但是在北京或上海,則沒有可能。因此,用一個絕對的術語來定義中產階級是比較難的。
美國沃頓管理學教授馬洛.吉蘭認為,以前,中產階級主要分佈在西歐、北美和日本,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韓國、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國湧現出大批中產階級。他說:「現在新興的中產階級主要分佈在中國和印度,促使這股潮流興起的是高速增長的經濟。隨著經濟擴張,國內市場也開始擴大,形成了典型的中產階級市場。」世界銀行的研究結果顯示,2000年,全球中產階級人士有56%分佈在發展中國家,但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至93%,新增人士中有三分之二在中國和印度,其中中國佔新增人數的52%,印度佔12%。
英國一位學者拉賈也說:「由於不堪經濟壓力,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發展中國家招募員工,把製造和服務工作外包到海外。所以,西方國家的經濟壓力越大,新興市場國家的工作機會就越多,擁有更高購買力的中產階級隊伍也日益龐大。」
過去,跨國公司認為發展中國家主要是提供廉價勞動力,而現在他們知道這些國家同時也是可觀的消費市場,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收益,因為他們僱用的員工中有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購買西方的消費品。拉賈說:「印度這樣的國家有許多雄心勃勃的年輕消費者,他們儲蓄非常豐厚,而且樂意花錢購買西方名牌的奢侈物品。」
一位長駐北京的美國商人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機和手機市場,同時也是第二大汽車和個人電腦市場。他說:「這表明中國目前已形成龐大的消費能力,而這正好符合很多年前西方國家的預期。」
房子和汽車的寓意
在中國內地,欲自認為或被稱為中產階級,其門檻和標準是人均年收入達到8—40萬元人民幣。眾所周知,內地中產階層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只有達到上述收入,才有可能在這些地方買得起一套像樣的住房,滿足中產階層至少有一套房子和一輛車的隱性標準。
內地一本時尚雜誌曾以「誰是今日之中產階級」為題,做了一個長篇報道,裡面介紹了兩位中產階級女性。
姚淼,北京一家美容店老闆,41歲。她早年在外企工作,後來自己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又跟他人合開了一家美容店,她已成為真正的中產者。她在郊外買了房,天天開車到城裡上班。工作之外,每星期跳三次健美操、游一次泳,生活過得很優雅。她穿得很講究,吃的也有講究,咖啡是不會在辦公室喝速溶的,要喝的話會去咖啡座,花上三五十塊錢,喝一杯研磨燒煮的純正的咖啡。她說:「講品位是很累人的,但過生活又不能不講品位。」
楊娜,高檔寫字樓業務主管,35歲。她不會在一句話中夾雜幾個英文單詞,然後說「我不知道用中文怎麼說」,她沒有外企白領很西化的做派,也不愛吃西餐。她和先生有一套140平米的房子,先生在外企上班,工作很忙,經常出差。兩人都在家的周末,會開車去外面散心。他們6年前就結婚了,一直沒要孩子。楊娜是運動好手,喜歡打羽毛球,還喜歡滑冰,且不管這些愛好有無時間滿足,運動設備置備得卻很齊全,那些設備說明了她不是個生活單調的人。高強度的工作之下,她很會給自己解壓,她的頭髮顏色有段時間總變來變去,綠色、紅色,還染過一陣棕色。實際上她並不是一個追求時尚的人,甚至很傳統。
憂心忡忡中度日
中國中產階層正處在其形成過程中,尚缺乏牢靠根基。但他們卻已是商家全力挖掘的寶藏,他們被賦予極高的消費能力想像,在熒屏、紙媒和廣告牌上,「中產階級生活方式」被如下影像反覆描繪著:豪宅、私家車、時裝、珠寶、晚宴,當然,還有情調。
而事實上,正像我在以前一篇文章中就提到的,中國中產階層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整天生活在歌舞昇平之中。放眼望去,我們周圍充滿了憂心忡忡的中產階層,有時候他們甚至比下層貧民更顯得心慌意亂、手足無措。因為中產階層一般而言多是打工族,都靠薪俸為生,所以,老闆的面目表情和老闆的印象,就成了一些中產階層最關心乃至生死攸關的事情,幸福全繫於老闆的一念之間。保羅·福塞爾在其《格調》一書中描繪美國中間階層生活說:「他們對於別人如何看他們感到恐懼,並且一心希望將每件事都做得無可挑剔。」中國內地的中產階級也是這樣,他們對老闆唯唯諾諾,整天提心吊膽,惟恐一不小心,就滑落到了階級的圈子之外,在別人眼裡變得不「中產」起來。
不錯,在全球範圍內,中產階級都被認為是社會穩定和平穩發展的的支撐力量,被寄予了許多期待,中產階級不僅對拉動消費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還被認為能在建立和維護民主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眼下中國內地的中產階層,處境卻很尷尬,他們受到壟斷部門和特殊利益群體的多重壓制,別的不說:僅僅一個高房價,就讓許多中產階層人士吃不消,坊間早有「高房價消滅中產階級」的言論。此外,還有高昂的醫藥費用、子女的教育開支,也都在時刻覬覦著中產階層的腰包。綜合各種情況,中國的中產階層,要想在氣質、作為和與派頭上趕上他們的西方前輩,看來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