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萌芽計劃」交流雙方合影。
章 雋
上個月,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和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做了個對談,主題是「北京奧運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奧運會開始前,中國人外國人都抱著各種期待,覺得可以令中國變得更好,現在結束了快半年,中國,至少是北京,發生了哪些變化,外人都不了解。這次來香港交流的清華生,都在北京生活,有的還是當時的志願者,他們眼裡「北京奧運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可以作為參考。
不過有點兒遺憾,清華是個理工科大學,所以這次他們提到的變化,都在技術方面。比如環境保護、城市交通規劃,講到人文和社會的影響,就有點兒內地的「主旋律」風格。
聽他們說起有的變化,的確有些吃驚。比如北京的天氣,在那裡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一向很差,但數據統計,二○○八年竟然有了二七四天是藍天。特別是奧運期間,實現了百分之百的一級天氣。讓人感到中國政府要集中力量辦一件事,效果還真不是一般人想得到的。一個清華生說,當時北京採用了臨時措施和長遠措施來控制天氣,臨時的就是「奧運前沒有,奧運後也不太會持續」的手段,比如當時在北京引起爭議的機動車單雙號限制。這些措施過去別的奧運主辦城市也有,但最厲害的就是北京。比如奧運前幾天北京空氣污染又嚴重起來,結果北京周邊城市,內蒙古、河北、天津的一百零五家企業立刻停產。這種措施,要放在其它國家,一定引起軒然大波,但是中國能做到。至於長遠措施,就是從科技上來做能源革新,還有就是把污染嚴重的重工業—比如首都鋼鐵公司—遷離北京。
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了北京一個城市,讓周邊都跟隨配合,對周邊城市的犧牲是不是太大了?中國的幾個中心,上海和廣州分別作為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和華南的中心,都能讓周邊城市整體發展,但華北的城市就情況不一樣。
這批來中文大學交流的清華生,被稱為「萌芽學者」,這個稱呼來自聯合書院的「萌芽學者學術交流計劃」。清華的交流團還要訪問不同的政府機構及部門,包括二○○九東亞運動會主辦機構、規劃署、立法會、賽馬會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等。中文大學的老師說,這個計劃是一九八九年成立的,聯合書院每年邀請世界各地著名學府合作舉行此雙邊學術交流互訪活動。香港這邊,書院每年選派約八名學生前往外地訪問並進行專題研究及發表研究結果;而應邀合作之院校亦派代表團在學期中不同時間回訪交流。這次聯合書院與清華大學已是第三度合辦,今年,中大的學生還要北上,和清華大學學生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