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省內各著名景點令山西省馳名中外。圖為位於大同市的雲崗石窟。 新華社
本報駐山西記者 張玉蘭 楊亮
受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煤炭能源大省山西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為扭轉困局,山西在確定「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的工作重點的同時,提出了「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新思路。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預計到明年年末,山西全省在國家鼓勵支持的領域項目總投資將達到6,500億元,由此帶動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達1萬億元。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在多年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煤、焦、鐵等為主的資源型產業格局。隨著由此帶來的安全、環保等一系列問題,山西人愈加意識到,過度依賴資源發展,將嚴重影響山西的可持續發展。
煤礦經濟受挫 轉型發展
近年來,山西一直致力於結構調整,但轉型中卻遇到重重困難。山西商務學院容和平教授稱,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煤炭行情急劇滑坡,以煤炭為單一支柱產業的山西,其主要經濟指標一度跌至全國倒數第三。那時山西省的決策層就在危機中強烈意識到,只有改變單一、傳統的煤炭產業為多元支柱產業,才能避免在煤炭市場低迷時山西經濟社會發展不至於一落千丈。自此,山西開始了「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劃化」的調整之路。
然而,本世紀初,煤價飛漲,現實利益的趨動,阻斷了山西轉型的步伐。雖然政府把調整產業結構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但是各級政府單純追求GDP、追求政績,依舊大搞「煤」產業,一時難以見效的服務業、現代農業等被束之高閣,調整產業多成空談。
乘金融危機 調整發展方式
這種粗放型開採模式導致山西礦難頻發、環境污染嚴重。容和平教授說,近年來,隨著政績考核的變化,以及各級政府官員和民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山西各地又開始重新重視產業結構調整,雖然步子慢些,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山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認為,此次金融危機,對於山西來說,是轉型的重要機遇。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抓住機遇,走出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不僅有利於山西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利於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重要設備,更有利於承接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
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轉型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成為熱門詞彙。山西省省長王君指出,要著重抓好「四個一批」即「下決心淘汰關閉一批落後產能、下本錢改造提升一批傳統產業、下氣力培育發展一批新興產業、下功夫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
兩年礦井數目 減至千五座
據悉,山西將通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繼續打好小煤礦整頓關閉攻堅戰,用兩年時間將礦井總數壓減到1,500座之內;山西還將淘汰600萬噸小鋼鐵、52萬千瓦小火電機組、100萬噸小水泥、10萬噸小電石、5萬噸小鐵合金等落後產能,為優勢企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騰出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資源環境空間。
根據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規劃,未來山西將形成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以及以煤炭、焦炭、電力、冶金行業為基礎,新型裝備製造業、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業、特色食品工業多元發展的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