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者認為香港科學園有良好的配套,是創業的好地方。
古鎧綸 劍橋生物科學企業碩士生
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面對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嘯,企業有不幸結業的,也有無奈大幅裁員的。莫說在香港,在英國這裡的大學生都對就業前景一致看淡。我每每想到這些事情,總會覺得打工很被動。我選擇了到劍橋修讀企業碩士的課程,也就是想學一學創業的技巧和知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大派用場。
大部分人畢業後想找鐵飯碗
從小開始,家人、親戚、朋友,乃至於老師都經常說,長大後當位專業人士會大有前途,不然替政府打工捧個鐵飯碗亦不錯。到了上大學的時候,絕大部分同學都只會想畢業後到哪裡打工,哪裡花紅比較多,打工就好像成了畢業後唯一的出路。創業給很多香港人的錯覺好像是讀書不成,然後孤注一擲的出路。再者,各行各業競爭激烈,不少市場被壟斷,很多人都不想自找麻煩,安安穩穩打工便是。
香港教育難成就跨學科人才
去年,我陪同香港科學園代表到北歐考察當地高科技企業及企業教育,令我對創業有另一番體會。當地很多年紀輕輕的大學生已經有機會一嘗創業的滋味,而且他們理論實踐並重,對做生意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香港的教育相對單一化,著重考試的學習模式雖有深度,但廣度不足,以致香港欠缺跨學科的人才。比方說,很多人覺得理科出身的同學就只能做研究或是教書,想也沒想過可以將商業概念融入科學,從而轉化成有利可圖的產業,如生物科技、電腦工程等。
創業成功 計劃書不可少
創業靠運氣,這一點我完全認同,但運氣背後卻不知埋藏著多少人的血汗。眾所周知,劍橋大學是一所著名的學府,不過除此之外,它亦是成功企業的搖籃,不少高科技企業都誕生於此。這些企業的共通點是有好的意念,擁有一隊高效的團隊,以及更重要的是有周詳的創業計劃書(Business Plan)。曾經有人說過,寫創業計劃書不切實際,我對此不敢苟同。如果是為了寫而寫,毫無方向,當然動手要比紙上談兵來得實際。但是,創業計劃書亦有它的用途:可以一早預見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並預備相應對策。當然有極少數精英可以事事心中了了,但是這種情況不大可能出現在大企業裡面。這是因為每當公司要拓展業務時,創業者的大計總得要生意夥伴或員工明白。
很多人有這樣的誤解:創業計劃書只用於創業時向有興趣的投資者提供資訊。其實只要適時修改計劃書,縱使生意上了軌道,它亦能發揮指導的作用。沒有明確的計劃,未創業已經有很大機會失敗,不單可能要賠上金錢,更浪費了寶貴的青春。
只要有創新的意念、好的團隊和周詳的計劃,創業是打工以外的一個好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