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了泉三高速公路,大田通往閩南泉州的時間僅需一個小時,圖為已通車的泉三高速路。
——熱烈祝賀「香港福建三明聯會」成立26周年暨第七屆理監事就職典禮 熱烈祝賀三明市委
文 / 圖:大田縣委宣傳部提供
泉三高速公路通車在即,身處中間路段的大田縣擁有三個高速公路的互通口,從大田縣城連接泉州里程縮短至132公里。有了泉三高速公路,山區大田通往閩南泉州的時間僅需一個小時,圍繞泉三高速公路的到來,大田縣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大田就是沿海。
通過努力,途經大田的「長永泉」高速鐵路正式列入國家發改委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計劃2011年開工建設。「長永泉」高速鐵路的建成,大田通往泉州只需半個小時,山區大田連接閩南沿海的時空將進一步縮短,大田縣的沿海優勢也將進一步凸顯而出。為此,大田縣全縣上下正著力打造一個沿海的投資環境:樹立沿海的服務觀念、服務方式、服務方法,相關職能部門全力做好各項招商引資的各項工作,著力築優平台,創新環境,勇當對接沿海、縱深推進的前鋒,推進優勢互補、塊狀對接、互促共榮。
主導:工業打頭陣
大田縣突出工業的主導地位,注重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技術創新,積極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推進產業集聚,以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大項目為優先准入門檻,以礦產資源深加工為重點,大力發展建材水泥、機械配件製造、陶瓷以及能源轉化等8條資源深加工產業鏈。促進年產100萬噸的新巖水泥項目建成投產,引導年產400萬噸紅獅水泥項目等一批生產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動工建設,積極引導通祥鑄造等冶煉企業向鑄造及機械加工業轉型,與泉州等沿海機械製造業配套,不斷延伸產業鏈。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持以增量促調整,靠新項目的落成來調整產業結構,實施32項投資千萬元以上生產性項目;重大生產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有8個投資億元以上生產性項目,這些項目達產可新增工業產值80億元以上;堅持以存量帶增量,加強企業管理,推進技術進步,挖掘企業內部潛能,擴大生產規模,新培育了華閩紙業等產值上億元企業健康發展。
求活:農業創特色
大田縣堅持農業創特色,積極引導土地向能手集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
在培育特色農業中,該縣以生產發展為重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茶葉、木薯等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產業。茶葉產業方面,突出抓好第二輪5萬畝茶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大田高山茶的種植、生產、加工標準,引導茶農按標準組織生產;出台新的茶業扶持政策,側重加工環節的優惠扶持,提高茶葉加工水平。
木薯產業方面,進一步擴大木薯種植面積,支持聚祥生物和其它木薯加工企業做強做大,繼續推廣木薯桿(渣)栽培食用菌、木薯葉養兔、木薯園養雞,延長木薯產業鏈。
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不斷加強扶持、加強服務,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協會以及農村營銷大戶的作用,搞活農產品流通,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積極開展技術服務,大力發展「豬-沼-茶」、「煙-稻-菜」、「豬-沼-花」等生態農業,推行循環式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比較效益。
穩步引導土地向能手集中,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鼓勵農戶通過轉讓、轉包、出租等方式,依法、自願、有償流轉耕地、林地承包經營權,使土地逐步向技術強、資本足、巧經營、善管理的能手集中,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逐步引導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向城鎮集中,實現減少農民、富裕農民。
提升:城鎮擴規模
在縣城建設大局裡,大田縣積極實施「南進東拓活中心」發展戰略,以構築「四片區兩組團」(老城區、福塘區、溫鎮區、郭村區及石牌組團、華安組團)為主格局,把石牌、華興、郭村納入城區規劃範圍,進一步拉大城區框架,形成大縣城發展格局。抓好小城鎮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重點抓好縣域次中心、省道沿線及高速公路互通口鄉(鎮)建設,在有條件的集鎮規劃建設商住小區,使縣城、重點鎮、小集鎮良性互動,推進全縣城鎮化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城鎮要快速發展,離不開二、三產業的同步推進,城市經濟與城市建設如影隨形,大田縣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不斷推進物流、餐飲、運輸、中介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在商貿物流業方面,重點抓好茶葉交易市場、汽車貿易市場、農資配送中心等專業物流市場建設。旅遊產業方面,制定出台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把街面水庫大田庫區、象山、溫泉、高山茶園、大仙峰、古堡等作為第一批旅遊開發的精品項目積極推向市場,完善旅遊公路等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做到高起點規劃、高起點招商。
在逐步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裡,該縣大力發展城鎮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就業管理制度、保障和教育制度,全面清理不利於農民進城就業的政策和法規,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為農民向城鎮轉移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