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路路通:潮興網上「預告自殺」如何及早制止悲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生命熱線」去年在網上調查,發現互聯網上近千名學生,在自己的網誌上聲稱因開學受情緒困擾,副總監錢文紅(左3)表示,其中3成有意自殺。 資料圖片

本報特約記者 李浩彰

 青少年自殺問題近年響起了警號。有調查機構的報告指出,每4個初中生中便有1人曾想過自殺,可見問題嚴重。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不少青少年遇有不開心的事情,漸漸傾向以網絡發表的形式抒發心聲,取代現實中的交談。有團體便研發網上系統,透過網上論壇、網誌等偵測有意自殺者並作出協助。這方法是否可行?我們一起用通識多角度思維去剖析。

新聞背景:

 愈來愈多年輕人在網上預告或宣稱自殺,但因欠缺資源,本港暫無任何團體或政府機構成立網上巡邏隊發掘個案阻止悲劇發生。香港大學針對上述情況,正研究一套系統,只要有人在網誌上輸入自殺等字眼,系統可自動偵測並發出求助資料信息。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亦正與網上論壇商討,一旦討論內容有自殺字眼,便自動「彈出」鼓勵及求助信息的視窗,以減少青少年自殺之可能。

 初中生受家庭學業交友困擾

 事實上,本港青少年自殺問題有嚴重化的傾向。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在08年5月至6月,向1,300名中一至中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青少年傾訴心事與精神健康的關係。結果發現,不少初中生受家庭、異性關係、學業、交友等問題困擾,有45%人有精神或情緒不安,更有25%人於過去一年內有自殺想法。

 10至18歲少年 46%上網成癮

 在互聯網的普及下,網絡成了青少年溝通的主要途徑。香港國際安全互聯網日籌委會早前便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近4,000名10至18歲青少年,發現達46%被訪者出現上網成癮症狀,包括上網時間不斷加長,不上網就會坐立不安、脾氣暴躁,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等,其中11%成癮症狀已為嚴重程度,同時亦顯示網絡在反映青少年的心理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死亡預告」普遍

 愈來愈多年輕人在網上預告或宣稱自殺,本港防止自殺機構「生命熱線」早前於網上輸入「返學」、「自殺」等字眼搜尋,結果發現每10個人就有多達3人因學業及其他問題提及自殺。事實上,這些說法有一定的可信性。08年1月中旬至今4個月內,至少已有5名年輕人寫下透露厭世的網誌後自殺身亡。例如有一名自嘲是「垃圾」的無業男子,在網誌內作23日生命倒數,然後才燒炭身亡。然而在他死後,人們才在他的網誌上發現求助訊息。此外,一名多次在網誌貼上駭人自殘相片的14歲少女,以「我要親手畫上句號」作網誌標題,以文章多謝身邊好友後跳樓身亡。

 兩周搜得3000網誌含自殺字眼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黃祐榮指出,每個準備尋死的人「唔多唔少」都會於事前作出暗示。以往有意自殺的人多以書信、手機短訊等向親友透露尋死意圖,現在則越來越多人運用互聯網,特別是青少年。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早前開始名為「網蹤人」的計劃。短短兩星期內,已搜尋得3,000篇有關自殺的網誌文章。其中20多位網誌主人經社工判斷後,更屬於高危自殺一族,需即時作出跟進。

 加密網誌難偵測 涉私隱問題

 上文提及的網上偵測系統,雖可針對輸入自殺字眼的網誌主人,向他們發出鼓勵求助的信息,但不少有意自殺者只向圈內朋友透露死意,網誌並不公開。若研究同時偵測這類網誌,則可能涉及私隱問題;若不包括加密網誌,則成效存疑。

 可信性難辨

 除了私隱問題外,可信性亦為一大疑難。早前一名19歲美國少年視頻網址justin.tv上廣播他過量服食藥物的錄像,有1,500人觀看,有些觀眾甚至鼓勵他自殺,因為他們以為他不是認真的。直到他躺在床上數小時之後,此網址的用戶才把他的預告當真並報警。當警員進屋時,發現他已死在床上。上述的事件,反映出網絡娛樂的普及,令人對網絡產生半信半疑的情況。若要對在網絡上表示有意自殺者展開追蹤,實難辨真偽。

 要深入了解個案 涉龐大資源

 有機構指出,在過去8個月在網上共找到6.6萬多個含有與自殺相關字眼的網誌。而有防止自殺機構職員多次向於網誌寫有自殺字樣的主人留言,但未獲回應,對方可能懷疑他的留言純為戲言。由於自殺日期臨近,職員詢問警方意見後,有警員表示「無確切的姓名、地點,無法跟進」,「要有確實行動才介入調查」。若對每一個個案都作出深入了解的話,當中涉及的人力及資源實不可想像。

 父母應加強與子女溝通

 從不同的報告及例子中,我們可看到青少年承受及面對壓力的能力越趨下降,每遇到問題往往便會想到以死解決。網上偵測有意自殺者固然是減低青少年自殺機會的可考慮方案,但問題的根源仍在於青少年的心靈上。不少青少年面對學業、家庭等困擾,往往不知所措,故父母應加強與子女溝通,多說正面、鼓勵說話,這才是適切的解決方法。

相關新聞
6學者獲裘槎基金科研獎 (圖)
黃維揚:創新金屬材料 助研太陽能電池 (圖)
顏慶雲:研納米機械性 角膜牙齒皆神奇 (圖)
王健:納米理論二合一 創國際標準 (圖)
教局擬准推遲組法團校董會
迎接三三四 9成中學已作好準備 (圖)
親子溝通 (圖)
劍橋夥理大研「智能機場」 (圖)
星企業穗建「知識城」培訓人才 (圖)
東莞邀理大開辦分校 (圖)
內地擬招研究生今年達47.5萬
內地生自費留美劇增逾5成 (圖)
歐洲工管學院開通中文智庫網
通識路路通:潮興網上「預告自殺」如何及早制止悲劇? (圖)
青少年自殺原因及徵兆 (圖)
思考問題 (圖)
教育 自由講:忽略學校貢獻 外行難明內行情
駐校社工手記:天生我才必有用 何須「拔尖補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