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影音館:《禮儀師之奏鳴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大 秀

– What would 久石讓 do?

 大提琴,突然變得很人氣。先是王家衛16年後再造《東邪西毒–終極版》找來馬友友助陣,再來,當然是近日也相當有人氣的《禮儀師之奏鳴曲》,裡頭本木雅弘先後拉著兩個不同尺碼的大提琴,前者是隨波逐流,後者略略帶點自我的頓悟……觀眾先是在電影裡被慢慢滲出的弦樂包圍著,然後再細細咀嚼這張原聲大碟,人又不期然地想:唔,看來久石讓真的很厲害!他的音樂能活化戲劇性,又一定是cream on the top、icing on the cake那樣的錦上添花!

 唔,那麼厲害還要拿來寫嗎?若要挑剔,我會說,是有某些樂曲的編曲味精過重,太多coloring,沒有用盡其中樂器本身可以帶出的豐郁感─特別是大提琴啊!例如,主題旋律〈送行者〉的三個不同版本on record 、memory及ending,就以「ending」那個版本最為過火;比較之下,夾在中間的「memory」一段是三段中最完整最感動的;相對於「on record」的甜味及沉實 ,「marching」的格局明顯來作開端當然是配合「出字幕」的最佳手法,而這點點巧妙能給予觀眾一種正面又再踏上旅途的感覺。但是,在主樂器大提琴以外,其他樂器的編排及配合略嫌過重,有些「趕時間」的感覺,結尾前又突然冷卻下來(一般電影配樂到這裡是響起另一首歌或主題曲的),跟「on record」的突兀結束不相伯仲。

 既然專輯並沒有主力以這個主題旋律來「變奏」出不同樂章,為何不以首尾呼應的方式來運用這個主旋律呢?

 大提琴,可以說是「中坑」的投射。音色圓渾有力,每每像中年人的人生經驗流溢,時而激盪時而如泣如訴,那種沉澱有時並非筆墨能形容。當然,演奏者一拉之下有幾emotional也是重要一環。我在想,假如這個獨奏由王健來負責的話就肯定更加有感染力─因為這位自小習琴的演奏家,他正好像大悟(本木角色的名字)一樣,從小拉到大,見證過一大段的人生。

相關新聞
台片官方補助經驗談 (2009-03-31) (圖)
聲光對談:翁子光、陳健康與《明媚時光》 (2009-03-31) (圖)
影音館:《禮儀師之奏鳴曲》 (2009-03-31) (圖)
易文 電影 南來文人的浪漫情懷 (2009-03-24) (圖)
「兒女情長:易文電影」 (2009-03-24)
「易文:其人其藝」 (2009-03-24)
「易文電影」 (2009-03-24)
銀幕短打:神槍手與蕩寇的啟示 (2009-03-24) (圖)
聲光對談:《戲中戲中戲》的虛實試驗 (2009-03-24) (圖)
影節快訊:ifva動畫 獨立萬歲 (2009-03-24)
修復費穆經典《孔夫子》的當年今天 (2009-03-17) (圖)
意大利修復之旅 (2009-03-17) (圖)
費穆簡介 (2009-03-17) (圖)
「修復經典孔夫子」 (2009-03-17)
一部電影的故事 (2009-03-17)
《孔夫子》:從歷史談起 (2009-03-17) (圖)
影音館:《保衛奇俠》OST–音樂,見證時代 (2009-03-17) (圖)
聲光影評:《保衛奇俠》末路英雄的哀歌 (2009-03-17)
影節快訊:ifva短片節 台灣短打展實力 (2009-03-17) (圖)
歷史與空間•古今中外都有「雷人提案」 (2009-03-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