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出席「國際金融危機與兩岸金融合作」圓桌會議的兩岸會代表大合照。
【本報記者徐海煒、何玫博鰲19日電】兩岸金融界代表19下午出席博鰲論壇的「國際金融危機與兩岸金融合作」圓桌會議。台灣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於會上透露,兩岸金融備忘錄的草稿已經準備好,希望可於本個月底簽署。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李劍閣提議,兩岸可在金融監管、貨幣、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多邊合作機制五方面進行合作。
盼月底簽兩岸金融備忘錄
「國際金融危機與兩岸金融合作」由大陸企業家聯合會榮譽會長陳錦華和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共同主持,圓桌會議持續了3個小時,較原定時間延長了半個小時。
薛琦指出,兩岸三地應設立一個金融交易平台,三個交易所各自拿50檔指數在這個平台開放買賣,真正做到兩岸三地融合。「資本市場健全發展可以幫助我們做養老、國民健康保險。如果要擴大內需,把資本市場建立起來,它有一個長期很好的效果,就是可以擴大內需,老百姓就捨得花錢了。」
但他亦指出,達成這個想法的首要條件,是兩岸簽署金融備忘錄,現時台灣證交所跟上海證券交易所就備忘錄的草稿都已經準備好,他很希望在本個月底下個月初,可以簽成有關備忘錄。
金融合作可從監管開始
李劍閣則指出,首先應加強兩岸金融方面的監管合作。他指出,內地跟香港地區的最初金融合作,便是從監管合作開始。合作之初,香港地區還是港英時代,但是並沒有影響合作,最終更使內地和香港在金融發展上獲得雙贏,兩岸亦可仿傚此一經驗。
其次是貨幣合作,兩岸若可簽訂某種貨幣互換的協議或者通過某一種安排,一方面增加兩岸更加方便的貿易,也有利於兩岸規避一些貨幣風險。同時,兩岸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也可加強合作,全球交易市場都趨於整合和統一,希望有可能兩岸交易所也走一步。第五方面的合作,就是在多邊合作機制當中加強兩岸之間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