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汪明欣又出書,又創作歌曲,更出席講座分享經歷,比很多健全人士活得精彩。
眼前性格開朗、口齒伶俐的少女,就是失明女作家汪明欣。對失明人士來說,以電腦寫作,尤其是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特別困難,但那不是不可能。她不單做到了,而且更不是所謂的「一本書」作家,她已推出《如果你相信童話》、《步向彩虹的少女》、《愛來自珍惜》和《七個別人的故事》等書了。
汪明欣不是一生下來就這樣堅強。她在最低潮的時候,曾在醫院裡大吵大鬧,因缺陷而感到自卑,不喜歡說話和接觸別人,但出世至今的多次歷練使她逐步成長,變得堅強。「我不再怨天尤人,不會想『這件事我做不了』,只會想『我怎樣才可做得到』。」相信她面對逆境的經驗,能夠為大家作借鑑,重新振作。
面對逆境 非一朝一日
面對逆境,不一定束手無策,視乎你如何看待事情,正如汪明欣在去年十大傑青的頒獎禮上說過:「世間沒有不可能。」對她而言,一定能夠衝破逆境,再辛苦也要堅持到底。「不要放棄生命,你放棄的話,一切就這樣完結。」
汪明欣在8個月大的時候患上痲疹,視覺神經嚴重受損;禍不單行,一星期後又患上德國痲疹,後來曾進行6次視覺膜手術,斷斷續續的仍能看得見東西,但因體內多次出現排斥,在她8歲的時候被定為永久失明。由看得見到永久失明的階段,她傷心過,但沒有放棄,仍繼續活下去。
汪明欣坦言,自己那時候未能真正面對缺陷,老是要在成績上與別人鬥,讀書讀得並不快樂。為了減少依賴,母親也自幼訓練她即使跌倒,也要自己站起來。明欣為了訓練自己擺脫對別人的過分依賴,曾到澳洲留學2年,一個她認為影響自己生命的最大決定,回來感覺重生。「學會獨立、面對自己失明和看待事情的角度改變。」澳洲的生活使她成長。汪明欣曾用168小時作定向訓練,熟習學校環境,曾經跌過痛過,又摸過多個牆上的蜘蛛網。當中過程雖然令她吃了不少苦頭,但她最終笑了,她對校園裡的一草一本,都非常熟悉。當大家陷入人生低潮時,也許正如明欣遇到困難,都是磨練、成長的機會。
縱使失明,但不代表甚麼都不能做。自澳洲回來後,她在英華女校繼續學業,當時校長給她3個月時間的測試期。這個機會得來不易,所以她很認真的看待。「如果我失敗了,不但要離開學校,將來其他來自心光學校的學生都可能會沒有入讀英華的機會。」最終她成功了。現在她既寫書,又唱歌、作曲兼填詞,並且出席講座,向大眾分享她的經歷,傳達正面訊息,嘗試以生命影響生命。
鍛煉意志 凡事看開點
抗逆自強,她說最重要是心境,要看開一點,而自9歲學佛,由心經開始,佛理在這方面對她有幫助,學會把看待事情的焦點轉移,把焦點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再把焦點落在自己沒有的。「心經所說的無常,《地藏經》所說的因果,金剛經所說的不要執著,讓我明白要看開一點,不再把焦點落在痛苦上,世界不會因為你的不喜歡而有所改變,唯有改變自己的心境。」
再者,她說要明白身處逆境的不止自己一個人,失明人士更不只她一個,小時候她曾因失明而不開心,但海倫凱勒的事蹟令她回復堅強,懂得鼓勵自己,「其實有人比自己更慘,像海倫凱勒,但她仍然『好掂』。」而曾經著書立說和協助失明人士的莊陳有,她直言是自己的另一推動力。莊陳有即使失明仍然寫書,間接激勵自小喜歡閱讀和寫作的她,追求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作家。
走出波折 展潛能無限
處於逆境之中,汪明欣認為這並非壞事,甚至能夠引發出人意想不到的力量。「人的潛能還有很多未開發的地方,可以算是無窮無盡,可以面對逆境,所以不用想得太悲、太絕境,若然暫時沒有收入,可申請綜援,家財散盡,就申請破產,四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哦。看自己所擁有的,其實人生還包括其他方面,如愛情、親情等。」
身在逆境的剎那,大家或許會抱怨遇到困難,但回頭再看,種種不幸都是鍛煉、成長的挑戰,汪明欣所面對的多番困難挫折,由看得見到失明,寫第一本小說時遇上出版社倒閉,其後又遇上「黑店」騙財,但一切遭遇都使她成長,從依賴到獨立,由昔日自卑到今天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能。
時至今日,除了寫書,她還唱歌作曲填詞,她多番面對逆境的經歷,證明了一時的困難,並非萬事的終結,所有事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