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滬港摩登舊物 演繹百年雙城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卡卡 圖: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

 最近香港跟上海的「鬥爭」再度成為大家的議題,緣於中央政府提出「在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目標,令不少人再擔心香港的地位終有一天會被上海所取代。

 上海和香港其實在某方面來說也可以是兩生花——這兩個濱海城市於百多年前,分別以黃浦江和維多利亞港為起點,沿岸發展出上海外灘和香港維多利亞城的宏偉建築群。早於1970年代,歷史學者已注意到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沿海地區扮演重要角色,更提出所謂「香港——上海走廊」,因為在19世紀末,不少倡議改革者都來自這兩個地方,他們或在這裡接受教育,或受到這兩個地方的物質文明和新式制度所啟發,或利用這兩地的優勢傳播改革思想。

 最近,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籌劃了「摩登都會:滬港社會風貌」展覽會,介紹上海和香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示兩地城市生活中開放、創新、多元等特質。透過約240件滬港文物,如上海公共租界界碑、上海解放前的黃包車、中國女星阮玲玉親筆簽名的照相冊、舊上海跑馬廳的銅質標記、20世紀初服飾、月份牌、四大百貨公司文物等,重現兩地如何緊貼世界潮流,同躋摩登大都會之列。

 在19世紀,滬港兩地成為西方商旅和新式事物的集中地。在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雙城分別以其城市象徵的黃浦江和維多利亞港為起點,孕育出上海外灘和香港維多利亞城的現代規模。憑藉相對安定的治安環境,吸引大批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人口,同時吸引了不少外商、傳教士、遊客,頻繁的人口流動加快了兩地的現代化步伐。在大都會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觀下,華人居民的生活習俗與外國傳入的事物、文化和制度,交織出一種獨特的都市生活風貌,上海和香港彷彿就是「新生活」和「現代化」的代名詞。

兩個地方 一樣風采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梁潔玲指,自19世紀中葉開始,中國向西方世界引入各種近代事物,最初的焦點在軍事及機械製造,後來則擴展至政治體制及思想文化各個領域,而上海和香港這兩個濱海城市一直扮演著先導者的角色。

 「上海及香港的現代建置可說是同步開展的,並在短時間內即取代廣州成為中外貿易和交流的主要窗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和香港無論是商品消費、消閑娛樂,還是在思想潮流和生活節奏方面,其摩登形象受到全國注目,很多人都未能到過海外觀光,所以上海外灘及港島北岸的建築物就成為了他們對現代化都市的初次體驗,如咖啡館、電影院、遊樂場、跳舞廳、大飯店、跑馬場等,就吸引了兩地居民及旅客。」

 「另外,滬港兩地在精神文明的變革亦居於全國之先。流行於兩地的消閑小說、廣告、外國電影,以至追趕西方的時裝潮流等,都說明了兩地放眼國際和包容新事物的風格,難怪激進的思想潮流都能夠在這裡孕育和傳播。兩個城市富於創新的精神,促使不少舊俗改革都能夠在這裡率先開展。」

 梁潔玲指,大家在參觀展覽時,不單可從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等各方面認識中西文化如何在滬港兩地交匯融合,也可了解滬港兩地在20世紀上半葉,仍處於新舊事物交替的過渡期,不少新事物傳入中國後,經歷了由抗拒到接受的過程,加上在民族主義高漲和政治混亂的背景下,使得這個融合過程更見複雜曲折。

不同事物 認清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張嵐指,其實鴉片戰爭是滬港兩地的發展交匯。「1842年南京的一紙條約,香港割讓,上海開埠。歷史在給兩座城市背上了屈辱的同時,也使兩座城市成為中西文化交匯的中心。經過百多年的抗爭奮鬥,滬港先後成為國際大都會,雖然各個歷史階段各自重心均有不同的偏移,但始終都是中國經濟和文化的重鎮。」

 張嵐解釋,這次滬港合作的展覽,著眼點放在兩地的近代部分,通過市政設施、經濟結構、文化教育和社會形態等方面來展示城市的社會生活,展現城市發展中的衝突及進步,盡可能還原歷史真實動人的一面,而這些可能和當今各種人士對那個時代的演繹有點不一,但互為補充、互為比對會勾勒出歷史的真正面貌。

 上海及香港兩地的發跡和成長,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一直受到海內外學者所關注,更被冠以「雙城記」為主題探討。大家看過這次展覽的文物及照片,反思兩地如何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從外國引入新思想、技術及生活模式,或許可以從中參透出滬港兩地的未來關係。

相關新聞
滬港摩登舊物 演繹百年雙城記 (圖)
「摩登都會:滬港社會風貌」
耆英致港督戴維斯信函(1846年) (圖)
上海開埠五十周年紀念物(1893年) (圖)
伊秋水《從心所欲》電影劇照(1940年) (圖)
最新明星圖(1940年代) (圖)
港府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的木質名牌(1850至1985年) (圖)
工部局巡捕房紀念銅牌(1894年) (圖)
《蘇州鐵路火輪車公司開往吳淞》年畫(晚清) (圖)
香港華商百家利有限公司廣告畫(1930年代) (圖)
物不怕舊 至緊要有Idea (圖)
歷史與空間•讓傳統有一個富創造性的轉化 (圖)
古典瞬間•侯方域的「良民淘汰制」
文化觀察•歷史對海嘯的啟示 (圖)
文訊•張賢亮新書《一億六》 (圖)
母親節的書
佛學可以幫助少兒教育嗎? (圖)
余秋雨偕99網上書城災區贈書
百家廊•學費不是問題 (圖)
杜亦有道•美女求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