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山寨,本來是指綠林好漢聚義之所,或者是一些小規模而設備簡陋的工廠。但現在又成為內地的一個新「潮語」,表示不同於官方的一些文化活動。
有別於每年一度的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這幾年都有所謂「山寨春晚」出現。它基本上是一種低成本的模仿,這當然與中央電視台的人強馬壯、資源豐富不可比擬。而「山寨春晚」也並不是有意識和「央視春晚」唱對台,也不是表演一些低俗淫穢的東西,只不過是表示民間也有機會與官辦晚會並駕齊驅,當然也有一點點蔑視權威的味道。
其實,在今年的「山寨春晚」被炒熱之前,在浙江的一個小山村,二十九年來的年三十晚,都會上演一場「山寨春晚」,他們有農村版的「女子十二樂坊」,還有時裝表演,搞得熱熱鬧鬧。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的一股「山寨文化」呢?我想一是群眾對官式文化表示不滿足,不滿意;二是群眾總有一定的表演慾,總希望有獨立自主的文藝表演的要求。
這也就涉及國家的文化政策了。是只有壟斷的專管的文化活動,抑或推動百花齊放的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山寨文化能夠破繭而出,表達了群眾對文化的訴求,也是對當局的提醒。這說明在照顧到基層群眾方方面面的文化需要,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非主流文化,在近年頗為流行。不僅在文藝演出,在繪畫和音樂、在戲劇和電影方面,也頗有所表現。比如電影方面,也很有些新銳導演,用手動攝錄機,拍出一些很有深意的短片。雖然不能公開放映,但也反映出這一行非主流藝術家的努力。
去冬今春,「山寨」成為最流行的網絡新詞,點擊數量超過三千萬!由此可見,「山寨文化」不容小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