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洪博培和夫人、中國養女小樂意、印度養女Ash(右起四人)在州長府接待外國來賓時攝。
——美國駐華大使提名人的中國緣
洪博培夫婦為什麼要收養一個中國女孩呢?小樂意是怎樣來到美國的呢?「當我們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洪博培說,很多年前他們夫婦在台灣工作的時候,太太就有收養一個中國孩子的想法。因為工作原因,直到1999年才實現了這個願望。」
程鐵良說,洪博培一直保留着一日記本,上面記載了收養樂意的全過程。1999年,洪博培夫婦通過使館向中國收養中心提出申請,不久中心就傳真過來一個孩子的資料和照片。按照規定,收養人要在48小時內做出決定,於是洪博培夫婦決定去中國了解孩子的情況。
「那是1999年12月15日下午兩點,他們夫婦來到江蘇揚州社會福利院。洪博培說,當抱起那個女孩的時候,他太太一下子激動得哭了,他們知道,那就是他們要找的孩子。」小女孩的大概出生日期是5月19日,被領養時還不到7個月大。洪博培夫婦乘坐私人飛機把中國小女兒帶回了美國,給她取名為格雷西.梅,中文名字是楊樂意。
「洪博培希望樂意長大後回到中國,成為美國駐中國大使。」採訪結束時,洪博培夫婦邀請程鐵良有機會再來家裡做客。他們還說,希望中國的媒體能夠報道關於小樂意的消息,因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的親生父母知道,孩子在美國生活得非常好。
常攜養女到孤兒院獻愛心
2005年初,在美國工作的華人記者易速利在鹽湖城見到樂意的時候,她已經是一個5歲多的「大姑娘」。而洪博培也已經「棄商從政」,在擔任了美國貿易 副代表後,又當上了猶他州州長。
當時洪博培夫婦還沒有收養印度兒童,楊樂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易速利說,樂意的3個姐姐和兩個哥哥都十分喜歡她,6個孩子相處得十分融洽。「和很多叛逆的美國孩子不一樣,洪博培的幾個孩子都很有禮貌,沉穩大方。」在決定收養楊樂意前,洪博培夫婦向所有的孩子做了解釋,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在徵得孩子的同意後,才提交了收養申請。
易速利說,樂意知道她長得和兄弟姐妹不一樣,洪博培夫婦也沒有刻意隱瞞樂意的身份,但他們對待樂意視如己出,很重視培養她的社會公德心。樂意只有5歲,已經開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經常隨父母去孤兒院,給孤兒準備和分發食物,和孤兒們進行交流。
在美國長大的楊樂意中文說得不是很好,卻對中國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洪博培一家共進晚餐的時候,一幕場景讓易速利很難忘。「在餐桌邊上的時候,樂意說我自己長大了還是想去中國。洪博培問她想去哪裡,樂意說想去揚州,因為她是從那裡來的。」(二) ■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