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江蘇南通市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玩「找爸爸」的遊戲。
昨天是父親節,可是,在中國人的親子關係中,鮮有兒女當面說出自己對父親的愛與感激。據大洋網調查顯示,91.5%的人從未當面對父親說過「我愛你」。數名不同年齡階段的父親和兒女接受《廣州日報》採訪,講述他們心中的父子(女)之情……每段故事情真意切,令人感動。
子女的話--
妮妮(6歲):我常說「爸爸,我愛你!」
我的爸爸力氣很大。所以,我小時候都是他抱的,因為媽媽力氣小啊!奶奶說,小時候,因為媽媽上夜班,晚上總是爸爸帶我睡覺。我老是在半夜醒來,要吃奶,要去陽台上看風景,要下樓玩。每天晚上都是爸爸給我沖的奶粉,半夜裡還要陪我玩。奶奶說,那時爸爸邊抱着我搖晃,還邊閉着眼睛睡覺呢!現在,爸爸對我要求越來越嚴了。可是,我還是感覺到他是很愛我的。所以,我會經常對他說:「爸爸,我愛你!」
阿華(16歲):我和爸爸基本沒有交集
我爸爸做服裝生意,他做他的生意,我上我的學,兩人互不相干。因為我成績不好,爸爸從來沒對我抱什麼希望。如今中考結束了,我又考得很差,反正讀高中是沒希望了。爸爸已經為我計劃好,讓我讀個技校,學商務英語專業,將來可以跟他做服裝生意。其實我知道爸爸和媽媽一樣,心裡對我很好,我的生日他每年都記得,每次都是做一桌好吃的。小學五年級時,爸爸還花8000元給我買了一台電腦。但我覺得他不關心我,沒事我也很少和他聊天。我們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交集。
張先生(45歲):從沒讓對方知道內心的愛
以前年輕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父親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甚至還有些看不起他。直到自己人到中年,有了生活的重擔,我才慢慢接受了平凡的父親。父親現在得了抑鬱症,還吵着要去養老院,讓我很難過。送爸爸去養老院的路上,我想起當年還上學時,我爸送我去住校的情形,心裡很不是滋味。我知道,一直以來,父親是愛我們的,我們當然也愛父親。可是,我們似乎從來都沒讓對方知道這一點。
父親的話--
左浩明(34歲):教育太功利 忘了交流
女兒尚在老婆肚子裡的時候,你天天期盼的是她能健康平安地降生。一旦女兒順利出生,你最關心的就是她要比別人聰明。女兒剛滿月,我就抱着她滿小區玩……隨着女兒的長大,我發現女兒甚至拒絕跟我一起玩。我逐漸意識到了,我太功利地重視「教育」,卻忘了溝通的重要。
溫天鵬(46歲):打他罵他 我心如刀割
自從兒子上初二以後,我在他心中的地位動搖了。他嘲笑我老土,還埋怨我沒用,說他同學的父親已經升為局長了,而我還是一個小小的主任科員。他上網、逃學、打架,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不會明白。我經常罵他,有時控制不住了還會打他。看着他既委屈又仇視的眼神,我心如刀割。
謝志平(75歲):經常看着手機發呆
以前強硬的我,現在對兒子們異常依賴。水龍頭壞了,我會打電話叫兒子來修,甚至想換個髮型,也會挨個問一下。其實,我只是想看到他們,聽到他們的聲音。我經常看着手機發呆。有時,等來兒子一個電話,我比過節還開心。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