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畢奇爾和慕迪一樣,也是佈道家。慕迪生於一八三七年,信奉的是基督新教,曾在芝加哥創辦主日學校,鼓吹的是教會大復興。畢奇爾生於一八一三年,是基督教公理會自由派牧師,也是廢奴運動的領袖,主張婦女參政,贊成進化論。王壽來先生說他被林肯總統稱為「自古以來最多產的心靈」。
畢奇爾說:「每個明天都有兩個柄,我們要握住它,可以用『焦慮之柄』,或用『信心之柄』。」他說的自然是宗教上的信心,但是,如果用在非宗教上,也有另一層意義。特別是現時的世界,經濟到底什麼時候好轉?股市到底見底了沒有?股民們對於明天的股市是漲是跌,是用「焦慮之柄」還是「信心之柄」?我看買了股票的股民,多數都是用「焦慮之柄」來面對明天,因為我常常在夜裡看財經電視台時,都看到有人在向主持嘉賓追問手中的股票會不會漲。這種追問,正是沒有自信的表現,顯出對賺賠的焦慮。
畢奇爾說:「眼淚常是望遠鏡,人們用它眺望天堂。」在香港,天堂就是股市漲破三四萬點,但可惜的是,有不少股民用眼淚的望遠鏡眺望到的,是比他們買入價低很多的私有化煉獄。
畢奇爾說:「年輕之愛是火焰,非常美,往往非常熱與猛,但仍只不過是光芒閃爍而已。年長及有所節制的愛,就像煤炭,深深燃燒,不可壓抑。」可惜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人,只愛擁抱那閃爍的光芒,而不喜歡深深燃燒。所以年老後擁有的智慧,最好是怎樣耐得住寂寞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