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前排左起)消防處副處長陳楚鑫、保安局副秘書長袁小惠及救護總長麥桂培出席商台節目。
【本報訊】「救急扶危、分秒必爭」是救護宗旨,惟市民不恰當使用救護服務,可能危及真正需要協助的傷病患者。消防處透露,市民召喚救護車求救原因千奇百怪,有市民曾因皮膚痕癢、「被蚊叮」、便秘,甚至睡不著致電「999」召喚救護車,濫用程度令人咋舌。港府就救護車召喚服務設三級制,料實施後半數為非危急個案。但有前線救護員指,新制度將增加工作量,夜間救護員更可能要跨區工作,若不熟悉道路將延誤救援。
為免濫用救護車的個案拖延真正有需要的救急召喚,提升救護效率。保安局建議,將救護車到場時間分為三級制,若病人情況危急及有生命危險,救護車須於9分鐘內到場;情況嚴重但沒有生命危險的,則12分鐘內到場;非危急個案則是20分鐘。
消防處今年增聘120救護員
保安局副秘書長袁小惠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承諾會增聘人手及增加救護車數目,應付需求。她表示,實施救護車調派三級制,只希望能分辨傷病者的病情,提升危急病人如心臟病患者的存活率。消防處通訊中心人員只需15至20秒時間,就可以按召喚人提供的資料,分辨病人的緊急情況,必要時通訊員亦會與召喚人保持通話,提供簡易的急救常識。
袁小惠續說,港府已因應需求增加消防處資源,2006年至今,該處已增加5%的救護員,本年度亦會增聘120名救護員職位。另外,本月底會有70輛新救護車啟用,救護車平均車齡會降至6.2年,明年底會再增加147輛救護車,平均車齡將進一步下降至1.9年。
前線人員擔心跨區誤救援
從事救護工作逾10年的陳先生致電電台表示,現時每區夜間只有一輛救護車當值,實行新制後救護員工作更繁重,可能要跨區工作,且不熟路增加救護員壓力,延誤救援工作。他說:「我們一直要求增加人手、換車,從無要求加人工,但保安局及消防處一直都沒有關心我們的意見,救護車車齡愈來愈大,最終壞車延誤將病人送院。」
同樣是前線救護人員的梁先生,亦表明不支持推行新制度,指現時工作已十分繁忙,新制只會增加工作量。他說:「現在很多時候忙到連飯都無得食,消防處10個煲只有8個蓋(人手不足),希望當局增聘人手解決問題。」
病人指電話斷症難免出錯
曾經中風的聽眾黃先生由印傭照顧,他說,現時身體十分虛弱,隨時都會暈倒,且印傭的中文、英文水平不高,擔心言語溝通出問題,延誤救援。他說:「消防處的問題太複雜,印傭英文又不好,中文又不通,加上見到僱主暈倒都好驚,都唔識答你問題。」
消防處副處長陳楚鑫則表示,消防處通訊中心操作員都經過專業訓練,包括考取國際認可的證書才能接聽市民的求助電話,且操作員每2年要重新考核。為避免言語溝通出現問題,當局會將評估傷患者的提問翻譯成多個語言版本,配合少數族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