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蕭 坦
今年去香港書展,很累。
我是7月23日去的,已經是書展第二天。怕人流太多,有意避開了第一天,結果,早上十點多去到會展中心外面,從入口到鷹君中心過街天橋下已經排起了人龍,我找不到人龍的尾巴在哪。維持秩序的警察抬手指着鷹君中心,說:「在那邊。」
我順着警察的手看過去,才發現過街天橋上是緩緩蠕動的人頭,再往遠處看,鷹君中心的方形走廊裡也一樣。排吧。大概因為放暑假的原因,人群裡大多數是學生樣子的人。
從10點15分到45分,花了半個小時,我總算進入了會展中心。還好我提前買了門票,否則去排另外一列長長的購票人龍也許半個小時也進不去。
排隊時,天氣炎熱,移動緩慢,警察為了控制人流,有時放一批人過去後,就攔下後面的。等在停滯的人群裡,我心裡越來越煩躁。如果平常這麼多人喜歡去書店,香港的二樓書店就不用搬到三樓六樓去了。究竟香港人是平常沒時間想到去買書呢?還是只喜歡在大型展覽上湊熱鬧?
進入展覽現場後,發現人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在書店的攤位間移動不像往年那樣擠沙丁魚罐頭一樣。我只看了HALL1的香港展位。商務印書館出了一套網上學習軟件,為了促銷,有個公仔在現場走來走去,很喜慶。不過我就看到有套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的「漢譯名著叢書」的珍藏版也放在商務的攤位賣。那套書是所有對文化研究有興趣的人都會買的,但因為數量巨大,據說有三百多冊,所以一般人都是零星購買,但這次這個珍藏版竟然要全套購買,雖然印數是限量的,而且一買就全了,但原價1萬多人民幣,我等小民還是無緣問津。
去書展之前,口靚模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本來擔心很多人會跑去湊熱鬧。但是我在現場看了,沒見網上預測的成群電車男。
因為時間有限,而且因為平常去書店的原因,人多了我反而沒有心情久留,所以匆匆看過就離開了。回旺角的小巴上坐的都是學生,討論些我沒有聽過的書名,就算是通俗小說吧,我覺得如果有這樣的經歷,他們這幾天的暑假這麼度過還是值得的。
只希望不只是書展,分一點點人氣給平常的那些二樓書店,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