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改古人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26]     我要評論

張渤寧

 《呂氏春秋.貴公》篇記載了「荊人遺弓」的故事。有個楚國人遺失了弓箭,卻不願去尋找,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去找呢!」孔子讚賞這種態度,但仍然作了補充,說:「去掉『楚』這個限定,『人失弓,人得之』就完美了。」老子聽到了孔子的話,淡然說:「去掉『人』就更完美了。」在老子眼裡,天地萬物,雖然此消彼長,卻息息相通,歸屬於同一個整體,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謂「你的」「我的」,當然也不存在所謂「得失」。老子在孔子去掉一個「楚」字的基礎上,再去掉一個「人」,人生得失,拈花一笑,頓時顯出幾分幽悠禪意。

 《國策.顏斶說齊王》中,顏斶不畏橫強,潔身自好,拒絕齊宣王高官厚祿「食必太牢,出必乘車」的許諾,說了這樣一句名言:「斶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

 雖然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這是針對齊王「食必太牢,出必乘車」的世俗誘惑而言,但我反覆體味顏斶的這句名言,總覺得「當肉」「當車」這兩個詞不盡完美,對顏斶的高潔特立有雲霧蔽日的不顯,彷彿顏斶從齊王那裡告辭回家後,人生漫長清寂的日子中,當時的瀟灑,會導致日後內心深處的一兩分酸意。類似如寺廟庵堂中那些不完全的修行者,把豆製品做成雞鴨魚肉的形狀而以「當肉」的世俗。

 但我是真的相信世上有顏斶這樣的事,有顏先生這樣的高潔,我不願將來有讀書的人誤解或歪曲顏先生的「當肉」、「當車」。私下裡,在我的讀書注評中,我把這兩句改成為:晚食以知味,安步以知心。竊以為大概可接近於顏先生悠然閒處、平淡體真的人格和風度。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後死者的享與供 (2009-08-26) (圖)
人文世相•杜甫的求職信 (2009-08-26)
豆棚閒話•名角們的出場費 (2009-08-26)
亦有可聞•回歸十年:澳門郵票多「第一」 (2009-08-26) (圖)
古典瞬間•改古人句 (2009-08-26)
詩詞歌賦•沁園春二首 (2009-08-26)
歷史與空間:文化權力應學會尊重文化習慣 (2009-08-25) (圖)
古典瞬間:漫說雞毛筆 (2009-08-25)
人文世相:潘柳黛的「毒舌」 (2009-08-25) (圖)
豆棚閒話:托克維爾的「桃花源」 (2009-08-25) (圖)
亦有可聞:謁梁啟超墓感懷 (2009-08-25)
歷史與空間•薩摩舊事—從篤姬談日本幕末政事 (2009-08-22) (圖)
豆棚閒話•秦始皇不曾統一的地方 (2009-08-22)
文化觀察•再讀舒巷城的香港故事 (2009-08-22) (圖)
讀老社論,感受並思考歷史 (2009-08-22) (圖)
文訊•斯蒂芬.金創作回憶錄 (2009-08-22)
渡邊淳一受到日本「80後」挑戰 (2009-08-22)
歷史與空間•義正辭嚴的背後 (2009-08-19) (圖)
古典瞬間•漫說包衣 (2009-08-19)
豆棚閒話•從易中天行為看中國知識分子的狂狷 (2009-08-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