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華
周末休息,與一位老朋友談天說地,其樂融融。他對我道出真心話,表示對自己的財富早已作出安排:三分之二留給子孫繼承,希望將家族事業持續、發揚光大;三分之一撥入名下的慈善、教育基金用作善事,該基金捐出的善款至今累計已超過一百億元。他規定基金的捐贈,80%要捐予內地興教辦學、培育人才,用於大學、學院的建設及醫療、賑災等社會福利方面;另外20%則用於海外慈善事業(其公司在外國投資賦稅很重,在那裡賺得的錢,回饋部分給當地做善事)。基金還聘請約半數外姓人擔任董事,監督基金運作及捐贈用得其所。為確保善款源源不絕,他還規定每年把基金投資收益抽撥約70-80%以備上述用途。他的安排很周詳,希望善業可以薪火相傳。30餘年來其名下的基金捐贈項目近200個,內地各處都有他基金捐建的建築物,他的善名廣為中外官民所熟悉、善舉備受稱讚,可說是為中國人捐款最多的一位。更難得的是,他捐贈不求任何形式的回報,純粹以行善為出發點,同時盡量保持低調,大部分不向外宣傳,實行「為善不欲人知」的宗旨。
我問他為甚麼要把三分之一財富撥給名下的基金,他簡單地回答:「我的財富是上天賜予(當然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奮鬥得來的成績),我只不過是一個信託人,必須用之造福世人,作為感恩」。短短的言語,展示了他豁達的胸襟與非凡的氣度。真所謂:「家之富厚者,積田產以遺子孫,未必能保,不如廣積陰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他具有佛教與儒家的思想,值得敬佩、尊崇。
每個人對財富的定義不盡相同。有人覺得財富是炫耀的資本,是奢華生活的保障,而有人覺得真正的財富是一種分享。「財富不加善用,等於做了財富的奴隸」,哲學家的話是對財富最好的詮釋。《聖經》路加福音第12章論真財寶講道:「你們要變賣所有的(或一部分)賑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會蝕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擁財而不行善,等於富而不仁的守財奴而已。
如何有效管理財富?提供一條加減乘除公式給大家參考:把財富捐出一部分是減數,做善事積福蔭、積陰德是加數,捐出之後上天眷顧反而財富再加添是乘數,各富商齊心捐款為貧困的人群分擔憂苦是除數。明白這個哲理,就知行善是最好的投資,亦是保存財富的最佳方法。
祈望各富商在有生之年趁有能力捐款、行善之時,坐言起行,造福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