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創業板有望脫穎而出獲成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25]     我要評論

路透專欄撰稿人顧蔚

 不僅外國投資人不看好中國創業板,素來富有冒險精神的中國投資者也對創業板缺乏熱情。畢竟國外類似的創業板塊罕有成功的例子,中國營商環境又素來不利於民營企業,為什麼相信中國創業板可以成為例外?

 話雖如此,但仍有理由相信即將於10月開始交易的深圳創業板會比新加坡、德國和香港的同行做得好。中國人不乏雄心勃勃的創業家,聰明的工程師,和一批迅速增長的小企業。他們做的生意雖然未必非常高科技,但賺的錢並不少。它們過去首選在納斯達克上市,海外上市固然能夠提高國際知名度,但他們難以在國內市場獲得上市機會也是不得不投奔海外的一個原因。

 正因如此,擁有諸如百度和新浪等互聯網明星企業的中國,目前已成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第二大海外輸出國,排名僅次於以色列。

 不過,近來中資企業出國上市熱潮卻大為降溫。中國政府想要把最有增長潛質的企業留在國內市場,因此不願給海外上市輕易放行。只有那些已在法律上把自己變成境外公司的企業才有資格在海外上市,但即使這樣,要拿到海外上市批文也並非易事。

成本輕 國內上市容易得多

 中國創業板的宏偉藍圖中,每年都會有數百個公司上市。另外,國內上市後日常維護費用更低,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像國外那麼嚴格。境內上市獲得的估值還可能更高。同一公司在國內上市的股票一般都較其國外上市股票存在一定溢價。這是因為國內市場上市公司還是稀缺資源—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量只是美國的1/4,印度的1/3,而流動性又非常充裕。

 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大多規模較小,這樣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可能也會有限,這也是世界上其他失敗的創業板的一個致命傷。但在中國,新板塊預計會吸引大量散戶,因為個人投資者喜歡股價上上下下的樂趣。別看現在他們似乎對創業板還有點意興闌珊,等到頭一批上市公司出現賺錢效應後馬上會一哄而上。

 有這些好處,怪不得已經有150來家公司排隊等候在新板塊上市了。中國民營企業數量大概有五萬家,接下幾年中不愁沒有創業板後備資源。

 西方國家在創業板塊方面成功先例不多,這也讓中國股市監管層深感憂慮。被稱為歐洲納斯達克的歐洲證券經紀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Easdaq),艱難地維持了幾年後也只能選擇關門大吉。德國新市場(Neuer Market)在互聯網泡沫時代誕生時也曾風光無限,最終也難逃和其他股市泡沫一道破滅的噩運。

 為了博個開門紅,中國監管層選擇了那些銷售紀錄和利潤增長上佳的企業作為創業板的先鋒隊。其中大部分具有在深圳中小企業板塊上市的資格。他們之所以選擇創業板,可能是因為「創業板」概念要比「中小板」更為吸引。

首批上市公司具真材實料

 首批上市的13家公司大多都算不上什麼高新企業,他們的行業包括鐵路運輸電氣系統,鋰電池和醫療器械。但在這個時候,平淡無奇未必是件壞事,因為它們賺得是真金白銀,這可比一些只有概念沒有利潤的企業要強。

 與納斯達克一樣,中國也要求上市企業擁有至少三年的運營紀錄和營利歷史,這比香港創業板的門檻要高。提高門檻固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在上市後還要堅持標準,這體現在企業不達標時能迅速令其退市。

 創業板成功率不高,一旦有失望的苗頭出現,投資者就會離場,新板塊也不太可能有第二次機會。中國應該集中精力給創業板開個好頭,今後發展也寧緩勿急。 (本報有刪節)

相關新聞
中冶金首日破底 新股熱潮冷卻 (圖)
四叔:莫輕信名人效應 (圖)
今年上市首日「潛水」新股 (圖)
憂美退市 港股跌544點 (圖)
近期新股定價偏高
美聯儲:經濟復甦疲弱 退市還須時日 (圖)
聯儲局近3次聲明比較
港息維持不變 料美明秋加息 (圖)
聖誕付運高峰 港出口未止瀉 (圖)
廠商會倡設「產業拓展局」 (圖)
「歐元之父」:奧巴馬引錯復甦路 (圖)
寶龍地產配售近足額 (圖)
寶龍地產招股詳情
觀點:任總說「再見」 冀筆耕再作貢獻 (圖)
雅居樂10.1億購順德樂從鎮地
商務卡開發空間大 Visa料有600億美元潛力
郭氏家族無減持新地及新意網
瑞金礦業傳配股集資逾9億
澳博擬發最多20億換股債
金融地產力挺 A股昨大逆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