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電影展」賀建國一甲子《天安門》 打頭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黃納禧 圖:康文署

 過兩天便是我國建國六十周年紀念,中影集團分別製作了兩齣獻禮電影:一齣是電視、電台、海報宣傳得街知巷聞的《建國大業》,據稱有一百七十多位職業演員參加拍攝,成龍、李連杰、劉德華等國際知名巨星皆參與其中,排山倒海的宣傳攻勢不免掩蓋了「親兄弟」──由葉纓(即葉大鷹)導演拍攝,將於「中國電影展」作為開幕電影的的《天安門》的聲勢。

 記者有幸對葉纓導演進行了電話專訪,戰戰兢兢發問二片製作、宣傳上的傾斜問題,不料葉導演豪邁地笑說:「我們也有大明星嘛,毛主席還不夠大嗎?」

 2008年,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接觸葉纓要他拍攝當時「唯一」的獻禮片《天安門》。《天安門》是中影集團多年來獨立運作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次嘗試,原本亦作為集團計劃中的「重中之重」;後來韓三平卻發出親自執導《建國大業》的消息,「重中之重」的對象自然有所轉移。

 比較存在了,但這「比較」於葉纓而言,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不了。訪問前記者瀏覽導演的博客,看了很多關於《天安門》的資料和報道,有一句特別深刻:「我說《天安門》為《建國大業》打個衝鋒趟趟路吧,革命軍總要有馬前卒的。」

三個無所比擬的優勢

 「我這部電影(《天安門》)本來就是很好看的。第一,我們有最大的場面;第二、我們用了現時中國最高的特技;第三,我們可以把毛主席請來一同參加慶典。」如果說是作為「馬前卒」,記者深信,葉纓也必然是最有自信的一個。

 一般人未必知道,《天安門》的理念最早萌生於十年前,聰明的讀者此刻或已疑問,那不就是國慶五十周年之時嗎?是的。在1997年,葉纓因看到一幅舊照片忽生遐想,希望拍一齣訴說天安門故事的電影。當時他想,天安門既為新中國成立的政治地標和精神象徵,而在他認識的群體中,田華及蘇凡兩夫婦的經歷又正好為天安門的故事提供了本子,使他產生了製作這部電影的衝動。

 然而當時他手頭上的《紅色戀人》仍未完工,而十年前的特技製作,以及場景都不足以達成他理想中的效果,因此電影未及為國慶五十周年獻禮。

 轉眼十年,葉纓把擱置了的計劃重新搬出來,從各方面都見到了今非昔比的可行性。在葉纓構思的劇本中,天安門的場景必須真實,而在2007年,他終於得悉在橫店有一個明清宮仿造的天安門,可為取景之用;另一方面,因數碼科技的迅速發展,他十年前投放於電影中的最大理想─將毛主席在電影中再現,再非天方夜譚。因此他開始聯絡投資者,成功後更於08年9月迅速開始拍攝,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在年底竣工,葉纓笑言當時的心情「好比趕二十八天死線的田震英」。

 正如前文所言,《天安門》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取材自真實故事,如戲中開首主角田震英因缺紅布而要穿州過省借布一事;到後來請前朝宮廷藝人藺老爺子出山紮八個大燈籠;最後天安門廣場中三十萬人齊聲歡呼的壯闊畫面,都是企圖將當年熱烈、動人的事件重現今天的觀眾眼前。

 「我們運作的是現時中國最高水平的特技,有吸收自美國的、法國的,因此比許多作品如《赤壁》的成本高得多,場面也大得多。那三十萬人的大場面,就是由特技配合做出來的。」

最大明星 人民萬歲

 在《天安門》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幕,莫過於田震英完成佈置工作後,在天安門上躋身在人群中,眼見毛主席徐徐而過,卻握不了手。這一幕,看起來十分觸動,也十分戲劇性,背後所投放的卻毫不簡單。

 葉纓在談及他的創作時曾經提及,毛主席的鏡頭是他和工作人員從幾個時期留下的影像上用數碼修復加工的,但因為找到的多為六、七十年代的畫面,因此技術上很難完全停留在毛主席1949年的形象上,而將紀錄片中的毛主席加到實景中亦有相當難度。經過不斷的思考,葉纓才想出可行方案:反過來用數碼技術將演員加入紀錄片之中,終於能完成田震英站在城樓上目送毛主席遠去的那個長鏡頭。

 「我不想觀眾以為我吹牛,說能把毛主席請來最終卻不能。如今在《天安門》中,我們很榮幸真的『邀請』到毛主席到來活動當中,我亦肯定只要是看過這電影的觀眾,以後再到天安門都必然會記起這個故事;而且我也可以說,沒有其他比《天安門》更準確貼合國家六十周年慶典的電影了。」

 葉纓以《天安門》打先鋒,引他的說話,他電影的重點不在如以往的獻禮片般講述過去政府領袖們、大人物們的豐功偉業,而是希望通過時代小人物如田震英的經歷、整個舞美隊對佈置天安門的熱誠和付出,體現出毛主席於片尾喊出的那句話──「人民萬歲」──而這也正好體現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葉纓說。

相關新聞
「中國電影展」賀建國一甲子《天安門》 打頭陣 (2009-09-29) (圖)
電影展十齣好戲 (2009-09-29) (圖)
銀幕短打:劉德華人氣未降 (2009-09-29) (圖)
啟示錄:春花秋月,萬籟之吟:關於導演 (2009-09-29) (圖)
經典回顧:數碼修復巨獻─「邵氏金禧電影節」 (2009-09-29) (圖)
徵稿啟事: (2009-09-29)
ifva 2009開催 得獎者教路:不要再想 只要做 (2009-09-22) (圖)
《活在當下》 (2009-09-22) (圖)
《解.構》(Textworm) (2009-09-22) (圖)
《淹》(Yim) (2009-09-22) (圖)
影音館:《我要高飛》熱血舞台 (2009-09-22) (圖)
啟示錄:柳暗花明的選角經驗:有關演員(下) (2009-09-22) (圖)
新戲預告:恐慌中的500天 (2009-09-22) (圖)
徵稿啟事: (2009-09-22)
尚盧高達的五段電影路 (2009-09-15) (圖)
「尚-盧.高達─法國電影新浪潮50周年紀念」 (2009-09-15) (圖)
銀幕短打:港產片為何獨愛撞車戲? (2009-09-15) (圖)
啟示錄:不卑不亢的導演態度:有關演員(上) (2009-09-15) (圖)
聲光影評:《求婚的惡魔》傻大姐回歸 (2009-09-15) (圖)
徵稿啟事: (2009-09-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