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八旬翁風雨不改 守廖仲愷紀念碑60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暢老人,60年來一直守護着廖仲愷的紀念碑。 網上圖片

 廣東惠州八旬老人楊暢,60年來一直默默守護着位於當地的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先驅廖仲愷先生的紀念碑。他每天都堅持打掃一遍紀念碑和前面的水泥平台,並為紀念碑拭去塵埃,數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使這座佇立了80多年的紀念碑,雖已顯出歲月滄桑,但仍乾凈整潔,一塵不染。

 楊暢老人的家就在碑園旁。老人耳朵聽話已不太清,但提起廖仲愷、何香凝、廖夢醒等一連串名字,他都會異常激動。這個與廖家毫無瓜葛的老人,今年已82歲,無償守護了廖仲愷紀念碑60載。他的兒子、孫子孫女等三代人都成了守碑人,將「革命情誼」進行到底。

三代人義務守碑

 據史料記載,孫中山辭世後,國民黨曾陷入群龍無首、數雄角逐的局面,於是廖仲愷、汪精衛、胡漢民、蔣介石四人共同挑起了救國大業的重擔。後來,隨着國民黨派別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1925年8月,廖仲愷在廣州遇刺身亡,後被安葬在南京。

 同年11月,廖仲愷夫人何香凝特意回到他的故鄉惠州陳江幸福村,在故居旁為他修建了紀念碑,讓漂泊的遊子從此可以魂歸故里。楊暢老人特別敬重廖仲愷,主動承擔起義務守碑的任務。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弘揚仲愷精神,陳江鎮先後建設了仲愷中學和仲愷故鄉路、仲愷高新區等。惠州市決定規劃幸福村周圍的土地,修建一座仲愷紀念館,建設成惠州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新社

相關新聞
海峽生明月 兩岸共嬋娟 (圖)
北京各公園推賞月「四情調」
三地音樂人 「搖滾」廈門月 (圖)
今午月最圓 國人看不見
台漁民避風福建 歡度中秋 (圖)
中山詹園 穿漢服免費遊 (圖)
大熊貓應節 吃「竹粉月餅」 (圖)
發改委部署編制「十二五」規劃 (圖)
「十二五」規劃須有新高度
麥肯錫:中國需激發消費潛力 (圖)
市場遭關閉 俄商販盼入中國籍 (圖)
普京月中訪華 中俄或簽能源大單
美稱中國軍力超預期 憂逼美軍撤出太平洋
南非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取代美國
韓總領事館 確定設於武漢
昌平2級地震 京地震局稱正常
3中國公民 撤離印尼震區
長假消費勁 商家熱拚黃金周 (圖)
天安門廣場 一夜清20噸垃圾
最吸引遊客城市 京居首港列四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