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秋節已過,滿街仍是短袖衫,街頭雪糕「趁熱」熱銷。 本報記者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鄭佩琪)中秋已過,香港日間氣溫仍接近攝氏30度,市民外出都穿著短袖衣服,都市暖化現象顯著。天文台台長李本瀅昨表示,上月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9月,最低溫度達攝氏26.9度;至本世紀末,香港的寒冷日子或會消失。有環保團體呼籲港府,制訂綠化都市規劃時,可劃出最少30%綠化範圍,有助都市氣溫下降攝氏2至3度。
本世紀末 可能無寒冬
香港天文台台長李本瀅昨表示,過去125年,香港溫度平均上升攝氏1.5度,一半原因是全球暖化影響,一半是城市化發展、減少綠化所致。今年2月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2月。踏入秋季,上月最低氣溫錄得攝氏26.9度,該月平均氣溫亦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9月。他說,香港氣溫低於攝氏12度的寒冷日子,目前每年維持約10多天,但在未來數十年,寒冷日子會愈來愈少,直至本世紀末,可能沒有寒冬。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項目主管余遠騁表示,香港受熱島效應影響,過去100年的溫度升幅,較全球平均升幅高出1倍。余遠騁建議特區政府,制定綠化都市計劃時,劃出最少30%的綠化範圍,有助都市氣溫下降2至3度。港府亦應利用市區氣候地圖,將通風走廊(Air Corridor)融入城市規劃及設計。
10項建議 遏氣溫上升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早前發表報告,提出10項建議打造低碳城市,緩減香港氣溫上升問題,建議包括統一通風評估的方法,除政府項目外,亦要在私人項目中強制執行;制定「通風指數」,評級全港所有建築物;實行強制性標籤,在2012年前涵蓋10款耗電量最高的家用電器,最遲於2015年禁止出售低節能效益的家用電器。
環保觸覺發言人表示,踏入10月中,香港晚間溫度介乎23至25度,呼籲港人晚間不要開冷氣睡覺,節約能源和節省電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