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狄嘉
香港一個「豪宅」單位開出四億元天價成交,輿論嘩然,除了地產商飲得杯落之外,相信沒有幾個人歡欣。
「舞照跳、馬照跑」,大編輯笑嘆,應該加一個:「樓價照貴」。經過鬧市地產代理店舖,櫥窗掛滿「名牌」大廈轉讓行情,俱是千萬港元以上了。看來,香港千萬富豪為數不少,一棟豪宅百多單位,一個小區內幾百單位,可說是碰口碰面皆千萬富豪。
樓房地產貴,帶動人工、百物消費騰貴,香港生活指數長期居於全球城市昂貴前列,有識之士早已為香港整體競爭力擔憂。
香港人「數口」甚精,每事俱經打算「抵唔抵」,是時候自我反省,從外地人角度來審視香港,究竟香港人有什麼長處?值得享受那麼高的生活水平?
我心以為危。近年香港的競爭力逐步下降,年輕一代久居逸樂,缺乏磨練,經不起大洋大海的風浪。
年輕一代,大部分拙於人際關係,即使肯拓展人脈,也流於急功近利,不肯長線耕耘。
我和一些年輕朋友討論過這個憂慮,沒有人虛心認同,反駁謂新世代青年得助網絡,交朋結友並無地域限制,網友萬千,無處不在。
我並不完全反對這個論調,不過,活躍於互聯社交網、並不就等於有豐富的人脈網絡。社交網只憑電郵交往便可,不必面對交談,沒有察顏辨色的磨練,一旦遇上唇槍舌劍場面,惶然失措。
近今出席酒會活動,舉目所見,都是三三兩兩人的小圈子,安於與自己熟絡的人相處,既無勇氣、亦無動力與陌生人打開話匣,完全失卻參與酒會的原來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