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憶後書:徐悲鴻紀念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17]     我要評論

鄭政恆

 經過富覽亭走到山腳,有人從西門離去,大概會進入北海,而我慢慢走到景山公園北邊的壽皇殿外九舉牌樓一帶。牌樓旁邊,人們在休憩、在談心、在踢毽,都很悠閒,而我在各種各樣的小市民活動中間發現了柏樹的陰影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坐在輪椅上睡午覺,她好像存活在另一個時空,一如在空中靜止不動的羽毽。

 我默默地從西門離開,沿著曲曲折折的老胡同,來到前海,這裡跟去年一樣,還是充滿中產階級的商業氣息。於是我轉到恭王府一帶,但早已無心穿過人潮進入景點參觀,便沿著名副其實的柳蔭街和羊房胡同轉入後海,再走到新街口的徐悲鴻紀念館。可是參觀時間剛剛過了。

 我想起去年來過這裡,看過徐悲鴻的畫作後,不斷感嘆不少當代藝術家聲稱回歸傳統,尋找中國色彩,結果是只取皮毛,或借用眾人皆知的形象、人物、符號暗渡陳倉,沒有深思,更沒有反思,更遑論傳統思想精神的領會了。自此我對當代中國藝術愈發感到厭倦和不耐煩。

 我愛讀廖靜文所寫的《徐悲鴻一生》,也喜歡徐悲鴻的國畫,例如感嘆懷才不遇的《九方皋》、憂國的《負傷之獅》和《奔馬》,懷人的《風雨》以及著名的《愚公移山》和《孔子講學》。至於油畫我欣賞《田橫五百士》、《徯我後》和《簫聲》三幅,尤其是《田橫五百士》,實在是形神俱備。太史公慨嘆曰:「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余因而列焉。不無善畫者,莫能圖,何哉?」我想,徐悲鴻的畫作大概就是最好的答覆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那些離去的人(上) (2009-11-17) (圖)
翠袖乾坤:樓上樓下 (2009-11-17)
海闊天空:互聯網取代不了人際網 (2009-11-17)
琴台客聚:當年大波大濤 (2009-11-17) (圖)
杜亦有道:「動篤笑」 (2009-11-17)
思旋天地:華東城與華南城 (2009-11-17)
記憶後書:徐悲鴻紀念館 (2009-11-17)
百家廊:北京人生活狀況三十年之變 (2009-11-16) (圖)
翠袖乾坤:你我都幸福 (2009-11-16)
一網打盡:促銷凶鈴 (2009-11-16)
琴台客聚:禁婚與亂倫 (2009-11-16)
生活語絲:堵車和吃飯 (2009-11-16)
思旋天地:「一花一世界」 (2009-11-16)
網人網事:那些被網絡謀殺的生活 (2009-11-16) (圖)
百家廊•藏品:霧裡看花難看透 (2009-11-15) (圖)
翠袖乾坤:影像以外 (2009-11-15)
娛視觀:十年回首 是對是錯? (2009-11-15)
琴台客聚:所謂「秘籍」 (2009-11-15) (圖)
杜亦有道:懷念玳寧與新加坡語 (2009-11-15)
隨想國:逆向思考 (2009-11-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