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Charles在印度山區(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印度北部山區,不單有羊在惡劣天氣下生存,還有當地的孩子在那裡成長。圖為印度北部城市Rumbak。 資料圖片

任 方

 美國人Charles從杜克大學一畢業就赴馬紹爾群島做了一年志願者,然後經由同學介紹來到中國上海一所國際學校執教,期間由於他的突出表現和學生的鍾愛,學校在年終考核時破格給他加薪,並要和他續簽三年的合同。可是他好像煥發了兩年前去馬紹爾群島的勇氣,他再一次選擇了去印度一個同樣不通互聯網、沒有校舍的地方再去做志願者,用頭顱中的知識和兩年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還有他不怕苦的精神再次挑戰自我,去一個沒有幾個人能講英文的印度山區建校舍、執教。

 上海國際學校的學生們拉著他的胳膊告訴他,「請你不要離開,我們在學校會加倍地好好學習,配合你的工作。」校方也極力挽留他,甚至給他再加兩個百分點的工資。但這個一米九多的男子漢鐵了心腸,微笑拒絕各種挽留。他臨行前我們一起再去從前去過的飯館吃飯,他吃了很多,他戲言說,「我要把接下來一年的飯都吃掉。」因為他將去的地方離大城市幾百里,他的日常生活基本要靠在山裡自己種的東西來維持。

 Charles從未去過他將要做三百六十五天志願者的地方,在印度的北部邊境與西藏和尼泊爾的交界,海拔平均3千米以上的一個村落。那個地方在他赴印度面試時還沒有校舍,志願者組織在確認要在這個小鎮建學校時,請了一個當地的建築工修建非常簡單的校舍,其他的工作要等著Charles和許多老師到位後才開始不斷補充,這個學校將只有一個學校助理能講英文,其他的人都講地方語。下一個年度在印度山莊他將面對太多的未知情況,會不會不適應高原?會不會迷路了連家都找不回?那裡將能種什麼?三百六十五天他的主要食物是什麼?這些未知因素他從來不去想。他說「我身體素質不錯,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在馬紹爾群島季風時,十多天只能喝椰汁,吃椰肉,當時餓的死去活來,但是也過來了。」

 他說最重要的是,他要去做一件從無到有的事,要在平地上建起一個學校。

 從紐約飛到德里,在志願者辦公室受訓十天後他又開始坐火車去就職的小村莊。火車在印度不發達的城市還算是奢侈品,他早上4點就起床趕赴火車站,在車上搖了五個多小時。他全程幾乎都在睡覺,因為一直是上行,不斷地爬坡,人感覺很疲乏。如果不是旁邊的一個小伙子將他撞醒,Charles險些錯過了下車站。

 火車站已經很簡陋,很安靜,所以那個叫莫漢的當地人很輕易地就和他接上了頭,然後帶他上了一輛很破舊的吉普車。

 車雖然破舊但依然有力,然而路卻不那樣樂觀。路上好像鋪了水泥,但是很多路面都裸露著黃土和石子,受全球氣流變暖的影響,這個地區三個月都沒有下雨。直到Charles下火車的那一天,飄起了連綿不斷的凍雨。路很滑,到處都是泥漿,路途上不斷地遇有塌方,路的一邊常常被滑坡的山石或土塊所阻攔,在車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等待錯車。最後的幾個小時車子完全行進在迷霧和漆黑中,他說,多虧黑夜來臨,否則那陡峭的懸崖和崎嶇不平的窄道要讓他冷汗不停。

 凌晨時他才到達了駐地,一切都被黑壓壓的群山圍繞著,他第一次感到天竟然會那麼小。喝了幾杯薑茶後(是用新鮮的生薑做的,茶非常甜),才上床睡覺。凌晨4點又被縈繞在山中的巨大鐘聲叫醒,校長告訴過Charles初來不需要參加每日清晨的禱告,但是Charles還是想盡快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生活。他起身走出房門,看到九個學校的職員已排成了三行跪坐著開始禱告,他靜靜地坐在最後一排。晨風中清真寺呼叫禱告者前去禱告的聲音依然浸滿在山谷中。

 當地的習俗是每日禱告兩次,一次是凌晨4點,另一次在晚上8點。禱告後人們又回去繼續睡覺。第二次他再睜開眼時,哇,太陽已經升起來了,那麼明亮,好像正午,看看表才只是早上8點。從房間中,他第一次看到了林立於眼前的喜馬拉雅山脈,那麼近,走出房間站在山間,他才意識到自己已處於多高的海拔上。鳥嘰嘰喳喳地飛翔於萬花叢中,鳥各種各樣顏色,和周圍的花草那麼協調地襯托著,空氣如此清新,天空中飄滿了朵朵白雲,彷彿置身於畫中。Charles甚至用心臟病要發作來形容周圍景色帶給他的震驚。

 學校有九間房子,都是在以前村民的房子基礎上建起的。從去年決定建校後,那一個建築工蓋了一個廚房和一個會議室。廚房和會議室都是剛剛建好,毛胚房,裡面是空的,牆壁和桌椅板凳都是Charles到學校後才陸續完善的。學校沒有外牆,周圍的山林將九間房子圍繞著,房前有一片空地,下課的時候孩子們在那裡跑來跑去。學校裡有一台電腦,Charles自己帶著私人筆記本,算是學校最奢侈的設備。

 第二天他的生活就走入正常了。學校的日程是這樣的:凌晨4點做首次禱告,早上6點半起床做早飯(蔬菜和麵包,因為菜都需要從地裡摘來,麵包也要從頭做起,所以做飯花的時間較長),8點吃飯,9點一刻上課,下午1點吃快餐,下午3點半學校放學,開始煮飯,4點半吃飯,5點以後自由活動,Charles一般情況下和孩子們踢球。8點再次禱告,9點睡覺。由於凌晨4點的禱告,所以每一天都顯得特別漫長。

 第一天他和學校的孩子們見面,學校共有七十學生,從幼兒班至八年級,年齡跨度從5歲到14歲。學校有十個老師,九個都是當地人,只有Charles是志願者組織派來的。他的來臨應該早已在學生中傳播,所以那天早上他的房間外就圍滿了又羞澀又活潑的孩子們。Charles伸出手去握一個女孩子的手時,她不好意思地閃到別的同學的身後,這時,Charles抱起一個年齡更小的一個女孩,圍繞的學生全部嘻嘻地笑起來。

 學生們按年齡組成不同的班。每個班級由一個老師負責包幹,從早教到放學。Charles最初的工作是走訪每個教室,和老師一起與同學們交流,然後制定這個班級的教學大綱,三個月後再補充修改一次大綱。課後,他還常常教其他老師和大一些同學學英語和電腦。

 收到Charles的第二封郵件已經是他赴印度三個月以後。他不能上網,所以他每天都將生活感想記錄在word文檔中,到了能上網的地方才將這些以附件給關心他的人們發走。在那個沒有燈紅酒綠的地方,對於Charles來說,每一周都是上一周生活的重複:周一開始一周的學習安排;周三與所有老師協調英文的教授;周五將現代寫作與傳統的教程來融合和更新;周日,學校放假時,他要在校舍裡為冬天的到來為自己做些準備。他還常常利用周日去清理田地和林木,在田裡種菜,鋤草。還要將土中的雜草和碎石撿出,以準備築堤,建小運河以便抵抗雨季將來的山體滑坡。

 他們還需要到森林裡去砍樹為生火做飯打下基礎。做飯的火是生在地上的,用幾根圓木和一些樹枝支起一個爐架。為了環保,他們只砍伐近期被森林之火燒過的樹,而這些樹通常都在林間的最高地。除了教書,Charles還要鏟牛糞,點火,做飯,洗盤子,很多次當刺骨的山泉水將冰冷送到他全身時,他顫抖著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

 那裡的天氣瞬間萬變,凌晨非常寒冷,禱告時,大部分老師都披著毯子,然而當太陽升起來以後,一切都變得那樣溫暖和明亮,好像另外一個季節。食物非常簡單,大部分時間是麵包和豆子。

相關新聞
百家廊:Charles在印度山區(上) (2009-11-20) (圖)
翠袖乾坤:他們都有失尊貴身份 (2009-11-20)
一網打盡:祝你好運 (2009-11-20)
琴台客聚:從事於一物 (2009-11-20)
生活語絲:三十年不變 (2009-11-20)
扶林晚風:閱讀決定人生 (2009-11-20)
寫我遊情:埃及的中文 (2009-11-20)
百家廊:悠悠古香路 漫漫兩岸情 (2009-11-19) (圖)
翠袖乾坤:裸照快閃 (2009-11-19)
海闊天空:觀靈鳥測天機 (2009-11-19)
琴台客聚:拖一時得一時 (2009-11-19)
杜亦有道:地位最高 (2009-11-19)
師人物語:軟實力.硬實力 (2009-11-19)
獨家風景:以真誠回應真誠 (2009-11-19)
百家廊:那些離去的人(下) (2009-11-18) (圖)
翠袖乾坤:Twins應否復合? (2009-11-18)
娛視觀:不是最希望聽到的 (2009-11-18)
琴台客聚:賀聶華苓獲榮譽博士學位 (2009-11-18)
生活語絲:森林重慶、廣告重慶 (2009-11-18)
思旋天地:樂見鄭家後繼有人 (2009-11-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