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香港史料專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名為「雜記」,實已勾出了當年香港的面貌。 (圖片為作者提供)

黃仲鳴

 隨便找一個香港人問問:「裙帶路」、「百步林」、「靈濤島」在哪裡?相信很多人都瞠目結舌,不知你何云!

 楊國雄的《香港身世文字本拼圖》,開篇的〈《香港雜記》—香港第一部有關香港的中文專著〉,為我們提供了答案:「裙帶路」就是香港島,「百步林」即「薄扶林」,「露濤島」是大嶼山。另如書中提到的「秀化路海道」即「琉璜海峽」,「大磨山」即「大帽山」等等,現時的「立法會」、九七前的「立法局」,那時叫「定例局」。

 楊國雄所據的《香港雜記》版本為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所藏,一是Royal Colonial Institute藏書的影印本,另一是吳灞陵的原版。《香港雜記》出版於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由王韜集資創設的中華印務總局承印,線裝,內文四十頁,三萬餘字,著者是南海曉雲陳鏸勳。

 看了楊國雄的介紹後,我腦海立時醒起,我也有一部《香港雜記》。於是在書齋中四處找尋,費兩小時餘,卒獲。這部是內地重排簡體字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出版。這書由莫世祥校注,周南題字,列為《嶺南叢書》之一。除收《香港雜記》外,還有「外二種」:《勘建九龍寨城全案》、《晚清載記中的香港紀遊》,都是研究香港史的第一手資料。可惜,這部內地版也很難尋獲了。這當是我在暨大讀研究院時所購。

 著者陳鏸勳,所知資料甚少。楊國雄所據是鄭寶鴻的研究,始知梗概。所謂「南海曉雲」,「南海」是地名,「曉雲」是陳鏸勳另一名字。一八九五年,陳鏸勳「以設於文咸西街四十二號的濟安洋酒保險有限公司司理人身份,登報公開招股。一九零一年,他又成為萬益置業公司、廣運輪船公司、咸北輪船公司的司理人。……一九零四年,陳氏任東華醫院總理。一九零六年初,陳氏逝世。陳氏除了《香港雜記》外,在一八九五年,曾以陳曉雲、譚子剛名義出版了《保險須知》一書。」由此始悉,陳鏸勳是商人,是社會名流。

 內地版的《香港雜記.前言》,有關陳鏸勳的資料無此詳細。只據該書〈自序〉作u沉,述其曾「加入香港進步華人知識分子組織的愛國團體『輔仁文社』」,是否「加入」,我審視〈自序〉卻無說及,只在序後署「光緒甲午年孟秋,南海曉雲陳鏸勳自序於香港輔仁文社」;楊國雄說他和「輔仁文社」「有很密切的關係」,相信才是比較中肯的說法。

 是書分為十二章:地理形勢、開港來歷、國家政治、稅餉度支、中西船務、中西商務、中西醫務、民籍練兵、街道樓房、水道暗渠、華英書塾、港則瑣言。據楊國雄說,書中另有畫圖目錄,包括香港全圖、香港城圖、香港畫圖、香港海面、督憲府第、公家花園、皇后大道、皇后書院、大潭水塘、山頂火車、博物院圖、操兵地圖、跑馬地圖、大鐘樓圖、上海銀行。內地版則無,是為美中不足。

 最過癮者,書後附有〈更正〉一則,當時的華民政務司看了這書後,曾去函要求「更正」,「英皇后」宜稱「英皇帝」,所有「英廷」二字例應抬頭,蓋「中廷」抬寫,「英廷」焉可「輕視」而不「尊稱」乎?

相關新聞
百家廊:APEC演繹「服裝秀」 (2009-11-22) (圖)
翠袖乾坤:家活舞蹈 (2009-11-22)
娛視觀:泛民不領情 (2009-11-22)
琴台客聚:香港史料專書 (2009-11-22) (圖)
生活語絲:古戰場哥黎希律 (2009-11-22)
隨想國:戴 天 (2009-11-22)
醫情識趣:一個都不能少 (2009-11-22)
百家廊:Charles 在印度山區(下) (2009-11-21) (圖)
翠袖乾坤:伍卓琪叔叔 (2009-11-21)
海闊天空:成也敗也新生代 (2009-11-21)
琴台客聚:香港史尋蹤 (2009-11-21) (圖)
杜亦有道:所費無幾 (2009-11-21)
隨想國:命 運 (2009-11-21)
詩幻留形:反嘉年華的壯美 (2009-11-21)
百家廊:Charles在印度山區(上) (2009-11-20) (圖)
翠袖乾坤:他們都有失尊貴身份 (2009-11-20)
一網打盡:祝你好運 (2009-11-20)
琴台客聚:從事於一物 (2009-11-20)
生活語絲:三十年不變 (2009-11-20)
扶林晚風:閱讀決定人生 (2009-11-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