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狄嘉
歐盟選出第一位「理事會常任主席」,以及「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分別由現任比利時首相范龍佩和英國的貿易專員阿什頓出任。中外輿論普遍認為,這兩人欠缺個人魅力,不足以擔當相等於「總統」和「外長」的大任,難以推動有二十七個會員的「歐盟國」的國力。
熟讀鄧小平語錄的大教授卻高唱反調,認為歐盟眾大老縱然未必十足掌握「韜光養晦」四字真言的要諦,也已充分認定,刻下的歐盟,外交上不能強出頭,厚植自身實力為上。
歐洲還缺雄才偉略的領袖嗎?且不說現任或是已退任的政界人物,即使隨便打開歐洲跨國企業名冊,藏龍e虎、大有手腕的先生女士多的是呢!
歐洲歷史上蓋世梟雄多的是,一統歐洲的雄圖偉略始終不能長久,民族太多、歷史文化太多元異樣,形成難以合併的鴻溝,強如南斯拉夫前元首鐵托,生前勉強統合了幾個小國成為聯邦,身沒之後馬上崩分瓦解,同室操戈,生靈塗炭。
歐洲同盟是外在因素逼成的。美國在二次大戰後崛起,日本在美國扶植下經濟茁壯,舊日的歐洲列強相形見絀,不得不聯合求存。
中國進一步結合東盟國家、以及歐洲以外的巴西、印度,先後成為新興力量,更促使歐洲列國更緊密聯繫,設立單一機制與人員統籌政策,不過,這不等如立即需要一個強勢領導人物。
假如,類似前英國首相貝理雅的人物出任歐盟「總統」,豐厚人脈與歷練,難免喧賓奪主,掩蓋歐盟多數利益。
歐盟現時所需,是一個「中央領導機制」,不是一個中央領導人,因此,短期的未來,也只會由低調的人士當家,充分演練領導二十七成員國的機制,追求長久爭霸,不爭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