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法國國家足球隊憑隊長亨利的蓄意手球犯規,淘汰了愛爾蘭,成功晉身明年的南非世界盃決賽周,事件引發一場輕微的外交風波,亦令人聯想到一九八六年世界盃阿根廷巨星馬拉當拿在對英格蘭的一役用手擊球入網一幕。當年馬拉當拿在賽後還得意洋洋地提及「上帝之手」。運動場上的所謂體育精神,有時很不可靠,運動員為求勝利,每每不擇手段。馬拉當拿當年用詐術贏得比賽,還甚得國人認同和讚賞,皆因那時英阿兩國福克蘭戰役才結束了幾年。阿根廷在海戰敵不過英國皇家海軍,能在足球賽上騙取勝利,也算是一種補償。英格蘭與阿根廷兩支足球隊的長年仇恨,上溯到一九六六年英格蘭世界盃,下延伸至本世紀初,歷時最少四十年。
亨利不敢「步武前賢」以上帝之手推搪,他如此「為國立功」之舉,得到的回報卻與前輩馬拉當拿有天壤之別。不少法國球迷對亨利的所為大大的不以為然,他事後提出重賽之議,更被指虛偽。亨利這次犯手球,技術跟馬拉當拿差了一大截,馬拉當拿只擊球一次就得手,亨利卻用手兩次控球,才傳中給隊友建功。兩人的「手法」在鏡頭下無所遁形。馬拉當拿還可以辯解說當時「兵荒馬亂」,總之將球向前面的球門撞過去便是,甚至推說沒有意識到曾經以手觸球。但亨利連環下手,肯定清楚知道自己在幹甚麼勾當。
國際足協方面循例發出聲明,球場上的事以球證的判決為準,等於說「天災人禍,各安天命」。唯一可以做的是對亨利「秋後算賬」,大抵以「不君子行為」的罪名罰他停賽。如此一來,亨利有可能無緣明年世界盃,加上受到球迷唾罵,難怪有意退出法國國家隊。馬拉當拿比他幸運得多,除了得到舉國同胞支持,當年國際足協還未有「秋後算賬」的做法,過了海便是神仙,繼續努力爭標。總覺得馬拉當拿雖然球技精湛,但是缺少真正高手的風範,不配球王的稱號。
現時愛爾蘭方面沒有將矛頭指向亨利,有球員甚至聲稱在同樣情況下,自己也會效尤云云,執法的球證與旁證成為眾矢之的。那位可憐的球證辯稱視線受幾名愛爾蘭球員所阻,他們沒有失職,卻為此事受責,更考慮日後不再做球證。
歷年以來,足球場上因為球證錯判誤判而令賽果改寫的事例層出不窮。有人建議引入電視錄影幫助裁判,國際足協總是否決,理由是不想打亂比賽節奏,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問題的根源應該是足球比賽的球證制度過於落後,試想球場面積這麼大,可憐的球證每每是場上年齡最老的一人,但他奔跑的任務卻最繁重,視線又常被球員遮擋,那簡直是不人道的工作。一場球賽涉及非常龐大的經濟後果,球員的薪水,比賽的門券、獎金、電視轉播收益,以至場外的廣告、紀念品銷售等等,全都受到賽果影響。
球賽出現不公平,影響深遠,拿一個兼職的小小球證開刀又有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