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福田致力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數
——構建和諧生態 打造禮儀之區
編者按:有關機構調查顯示,在深圳常住的港人達6萬之眾,逾20萬港人深圳上班,這還不算兩地奔波創業的港人,一水之隔的福田中心區則是港人最集中的區域,港人和福田居民共享着福田文明創建和文化建設的成果。羅湖橋作為從香港進入深圳唯一通道已成為歷史,越來越多的港人更樂意從皇崗口岸和福田口岸進出關。除了福田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更重要的是港人被福田中心城區濃濃的人文氣息所感染。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冉勇、李望賢
居住在深圳福田皇庭世紀的港人劉先生,現在覺得越住越舒心。除了感覺到這裡與皇崗口岸、福田口岸距離非常近,方便往來深港以外,劉先生還有一個最大的感受是福田良好的城區環境和文明、和諧的人文氣息。劉先生休閒時喜歡到附近的公園去散步,因為附近的皇崗公園、福田區委廣場常有歌舞、太極健身等多姿多彩的有益活動,社區居民也經常自發組織文化活動。很多港人都意識到,福田作為經濟前沿的創業浮躁已經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文明的沉澱和積累。文明福田,已成為港人的新印象。
福田生態、人文環境的變化,得益於福田區委區政府堅持實施「環境立區」戰略,以創新的理念打造現代文明城區,在全區深入推進文明創建活動,努力營造和諧和關愛的社會文明環境。
近幾年,福田區以迎接全國文明城市複檢為契機,推動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08年6月份廣東省文明城市檢查組到深圳檢查和實地考察,期間對福田區的醫院、行政服務大廳、社區學校、社區、文化站、市場、街道、文物等進行了檢查,給予了充分肯定。7月1日至5日中央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組又在福田區抽選了20個社區,入戶近600多戶進行文明指數測評,測評組再一次對福田區的測評情況給予了肯定,測評組成員一致認為福田區居民的文明素質整體水平較高。
邊查邊改 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數
為做好城市公共文明指數建設,福田區09年大刀闊斧進行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在區委、區政府主導下,福田成立了城市公共文明視察組,深入到區內的商業中心、街道、社區等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進行突擊檢查,現場發現問題,現場通報相關責任部門,現場要求責任部門第一時間整改。
華強北商業區是城市公共文明測評中重點檢查的區域,針對華強北商業街的行人衝紅燈、亂張貼嚴重的老大難問題,福田文明辦制定了針對性較強的綜合解決方案,由交警、治安協管員、義工、保安組成的勸導隊伍,堅守在華強北的主要路口,勸導行人不衝紅燈。通過強有力的鐵腕整治,華強北衛生的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經常在華強北有業務往來的港人張先生大有感觸,「以前每次來華強北就是亂糟糟的,因此感覺內地就是這樣,印象不太好,業務談完馬上就回香港。」但現在華強北,包括福田片區,除了外觀秩序有很大改善之外,市民的文明程度也很高。「有什麼不清楚諮詢別人也都很親切,現在很喜歡到這邊,交了很多朋友。」他和女朋友甚至在華強北附近租了房子,免除了舟車勞頓之苦。
此外,福田區還通過市民樂於接受的形式,精心製作了一大批宣傳品,發放到轄區居民家中。還通過在樓宇電梯、居民小區宣傳欄、文化牆等張貼宣傳畫,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識。
知禮行禮 志願宣傳婦孺皆知
據悉,福田區利用科學方法,開展中心城區人口文明素質的調研,形成近兩萬字的《關於提高中心城區人口文明素質的調研報告》,通過闡釋和分析,為提高轄區人口文明素質這一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文明禮儀宣講進社區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福田從街道、學校召集了三十多名文明禮儀宣講志願者,組成文明禮儀知識宣講團,分赴轄區八個街道,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等基層單位進行宣講,形成禮儀知識進基層、百萬市民學禮儀的局面。該活動同時也是福田區為迎接「全國文明城市」複檢,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建設文明禮儀之區的重要舉措。住在南天社區的吳女士就覺得,開展這種主題活動很好。「除了提醒大家平時多注意文明禮儀以外,對小孩子影響極大,將會一生受用。」
禮儀福田建設首先從機關幹部入手,區文明辦聯合區「作風紀律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區直屬機關黨工委共同起草並印發了《區機關工作人員文明禮儀規範》。同時邀請國際商務禮儀專家進行講座,推動各級公務員學習掌握公務禮儀規範,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團隊形象。「講禮儀」主題活動還在各社區開展,倡導居民群眾講禮儀,形成了全區知禮、懂禮、行禮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