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村民們在牛欄江邊取水。
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雲南省許多鄉村的名字都與「水」有關:大水井、岔河、通泉、大海、雙河……然而在大旱之年,這些村寨沒能逃過無水的命運。
曲靖市羅平縣大水井村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自然村落。那裡的老人希望有一天會出現一口水井,讓全村人不再為吃水發愁,故把村子命名為「大水井」。往年夏季來臨時,天空電閃雷鳴,降下瓢潑大雨,浸泡着大水井的農田。人們把這種田叫做「雷響田」,在裡面插上嫩綠的水稻苗,等待着有一個好收穫。如今,一片片灰色的「雷響田」因為缺水被閒置在那裡,仿似張着開裂的嘴唇期盼着老天降雨。大水井變成了羅平縣最乾旱的寨子之一。
旱情顯示,雲南省近90%的鄉鎮、一半以上的行政村、超過三分一的自然村,特別是近四分一的鄉鎮政府駐地存在人畜飲水困難,530多萬人飲水需要人背馬馱和機械拉運。如果旱情持續到5月底,預計全省很多鄉鎮、村組將出現水源枯竭、水量減少甚至附近無水可運的情況,導致1,000多萬人飲水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