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攝影師鏡頭下的巨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陳廣源為癌症康復者拍照,感受到他們的樂觀積極態度。

 負責為《平凡?不平凡!》書中大部分康復者拍照的資源攝影師陳廣源,曾在本地多間報館工作,因與CCF的心理學家袁雅儀相識而接觸這次拍攝工作。他在拍攝前亦做足準備工夫,熟讀由會方提供的康復者的背景資料,然後為康復者拍照,「沒有跟他們相同的心路歷程,不容易完完全全的代入,唯有以同理心,盡力把照片拍好,說出他們的故事。」對他而言,也是一項新挑戰。他自言近年較多從事商業攝影,這次的拍攝工作接近他昔日從事的老本行——新聞攝影工作。

 陳廣源喜歡紀實攝影,所以在拍攝兒童癌病康復者時,不喜歡「先入為主」,「這跟商業攝影不同,我們日常生活所見的照片,背後很多都有着商業動機,吸引消費者,引導他們購買某些產品,這些照片是經過計算而拍出來,即使拍時沒有計算過,事後也可以修改,尤其是在這個數碼化年代,修改照片非常容易,相片的真實性大大下降了。」

感受到康復者樂觀積極

 為癌症康復者拍照,他更着重與他們的互動,以求做到真實紀錄,反映每個人的生活。拍攝時間,短則半日,長則分兩三次拍,「多點跟他們溝通,還要留意他們的情緒和狀態,有時候會遇着他們情緒不太穩定,或者不在狀態的時候,便需要時間等待或留待下一次再拍照。當你了解他們的生活時,自然能拍出好的照片。」

 拍攝期間,陳廣源對癌症康復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自言在過程中甚有得着,「他們很多都是在小時候就經歷這樣大的病患,但他們樂觀面對生命,並不是說只會向你展露一下笑容,而是整個生命所表現出來的,對於生活上的問題,不是只有怨氣,而是抱着樂觀的態度,別看他們當時年紀很小,其實他們都很堅強。」言語間對他鏡頭下的每個年輕康復者都心存佩服。

 拍下的每一張臉,陳廣源說他們本身就是不平凡,當中最感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康復者家榮,由昔日癌症康復者,成為今天救人生命的醫生。身份的逆轉,更教人覺得世事如棋,以及看到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相關新聞
戰勝病魔 堅毅前行 抗癌勇士照亮他人 (圖)
‧癌病資料 (圖)
‧心理學家助康復者成長 (圖)
‧攝影師鏡頭下的巨人 (圖)
歷史與空間:勳業青冥上,交親氣概中 (圖)
亦有可聞:中國古人的花饌習俗 (圖)
文化觀察:我檢你 (圖)
文化觀察:閱讀,我們永遠的守望 (圖)
百家廊:音樂滋潤政治家 (圖)
翠袖乾坤:發現太宰治
海闊天空:新加坡轉型有道
琴台客聚:鴛蝴派小說是道德小說? (圖)
生活語絲:我的小孫子
隨想國:鵝 蛋 (圖)
詩幻留形:心造的幻境
選好分娩方法 迎寶寶來臨 (圖)
開刀雖無痛 但康復需時 (圖)
無痛自然分娩 腰脊阻截痛楚 (圖)
選分娩方法 與年齡無關 (圖)
開刀愈多 風險愈大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