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心造的幻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24]     我要評論

陳智德

 友人所認識的一位台灣畫家過港,她說讀了梁文道的《訪問》一書中我的訪問,再讀到我的書,希望託朋友代為引見我。由此機緣,終與友人及該台灣畫家一敘,話題自然由她首先捧讀的梁文道《訪問》一書談起。

 書及文字的流動的確神奇,寫出的文字,大多時候如同石沉大海,那是生活的必然和真實,生活如此浩大,文章何物?不過一眨,即有所感,一刻過後,還須回到實際生活,更龐大的時流中。但有時,也許還仰賴某種機緣或大化中的力量,書與文字催生的感覺,竟就此投到時流當中,從虛幻而轉化為真實生活的一部分,宛如詩歌所預設的世界的實現:心造的幻境,可比寫實的幻境更真實。

 台灣畫家捧着翻得半殘破的《訪問》一書,指着由她劃線標示重點警句的文字一再追問,二○○七年十月,梁文道約談訪問之事歷歷在目,若非由她詢問,我又何會孜孜回想?當日梁文道提出到我家書房訪問兼取景,我當時貸居之所僅剩一「通道」小徑可容身步過,廢亂甚於垃圾場,地點遂改於我父母之家,我中學時所居房間仍在,書籍擺放齊整。其時生活不穩定,我反而愈來愈樂觀,有寫不完的題材,我多年投入以至營建的書籍、文字、文藝的世界,或廢亂或齊整,即不由己,卻已自行生化。

 後來實際生活也有迂迴的變化,落實了工作,二○○八年一月,在另一階段生活的起始,我寫下了〈心造的幻境〉一詩,回顧我由寫作化生的詩歌世界,我所預設的詩歌真實,我不想定言它是真是幻,但願它是真實,也是虛幻。

相關新聞
戰勝病魔 堅毅前行 抗癌勇士照亮他人 (圖)
‧癌病資料 (圖)
‧心理學家助康復者成長 (圖)
‧攝影師鏡頭下的巨人 (圖)
歷史與空間:勳業青冥上,交親氣概中 (圖)
亦有可聞:中國古人的花饌習俗 (圖)
文化觀察:我檢你 (圖)
文化觀察:閱讀,我們永遠的守望 (圖)
百家廊:音樂滋潤政治家 (圖)
翠袖乾坤:發現太宰治
海闊天空:新加坡轉型有道
琴台客聚:鴛蝴派小說是道德小說? (圖)
生活語絲:我的小孫子
隨想國:鵝 蛋 (圖)
詩幻留形:心造的幻境
選好分娩方法 迎寶寶來臨 (圖)
開刀雖無痛 但康復需時 (圖)
無痛自然分娩 腰脊阻截痛楚 (圖)
選分娩方法 與年齡無關 (圖)
開刀愈多 風險愈大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