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紀嘉文(左二)參加3000米障礙賽的英姿。
80後現象發源於內地,最近席捲香港及台灣,當社會發生甚麼跟年輕人有關的問題,就一定牽涉到80後、90後,好像80後、90後成為了社會問題的構成原因一樣。其實大家可能從來未真正認識,更不用說去拆解這現象。著名學者、法住機構創辦人霍韜晦教授最近在接受訪問時指,輿論分析80後現象,大都說因為社會流動性降低,年輕人上位機會大減,所以生出反叛情緒,但這種說法未夠深入全面,甚至不公平——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高學歷的青年愈來愈多,可供其發揮的社會崗位卻不一定隨之增加,所以出現高學歷、低薪水的現象,加上樓價飛漲,80後青年晉升中產遙遙無期,覺得很委屈,因此遷怒於社會和體制,這確是事實。但霍韜晦強調,這是一個狹隘的解讀角度,對於80後現象,我們須從歷史和文化的脈絡着手,得出更深刻的理解。
「80後的天空」系列共訪問了13位80後青年,他們從來未有給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縱使他們面對種種困難,但不會只管投訴,或扮作委屈,反而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即使錯了,改過,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