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吳翹充 為喜歡體操堅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09年全國冠軍賽,吳翹充在男子跳馬比賽中。(新華社圖片)

 在這次八十後天空系列之中,相信吳翹充(Kelvin)應該是最年輕的了,他今年才18歲,正在香港浸會大學讀副學士課程。筆者面前的Kelvin,雖然看來真的很健碩,但他在接受訪問時,還是既緊張又怕醜,你問一句,他答一句,的確很可愛。

他還是大男孩

 雖然如此,Kelvin在港隊的隊齡亦有9年,更從04年開始參加國際賽,今年可能是他的幸運年,今年4月,他在世界盃卡塔爾站奪得男子吊環銅牌,5月時在澳洲舉行的泛太平洋體操賽中奪得男子吊環銀牌。

 「我自小已很活躍,也喜歡運動,大約4歲時,家人就帶我去參加屋企附近的興趣班,就這樣開始了玩體操。我會考時成績不大好,但看到浸大的副學士課程內容也跟體育有關,這樣就讀了副學士。」Kelvin指,現時每星期都會訓練5日左右,每次3至4個小時,為求方便,所以會盡量選修上午的課堂,以便下午去訓練。或者,他現時應專心備戰廣州亞運,再為港隊創造歷史。

 「課程中對我玩體操頗有實際益處,好像Scientific Foundations to Human Movement、Healthy Living、Physical Fitness等,令我更認識到力學、飲食、體能訓練等,有些理論也可以應用於訓練中。」時間久了,Kelvin便會愈說愈起勁。

以陳一冰為目標

 「香港人還是對體操運動不太認識,男女子項目有甚麼不同也不是很清楚,好像吊環及鞍馬是男子項目,女子是沒有的,而高低槓則是女子項目。」Kelvin也說,近年情況也有點改善,大概是因為大家從電視看到奧運、亞運等大型比賽,尤其會追捧中國國家代表隊。

 「玩體操真的要從小開始,或者可以從興趣班開始,之後加入精英班,再加入代表隊。之前也有到內地訓練,他們真的很厲害,很有制度,即使是省級隊也很勁。」

 據Kelvin表示,其實體操運動員的生命很短暫,大約到20歲左右,女運動員就更短,只要看看中國國家隊就知道,很多都是十多歲的,過了一定的歲數便要退役,又或考慮自己出路。「我也有想過,但未有很詳細的計劃,希望可以玩到25、26歲啦,希望可以參加奧運會。」

 其實Kelvin的偶像是「吊環王子」陳一冰,問他有甚麼特別原因,原來他跟陳一冰一樣,都是很晚才接觸吊環。陳一冰在84年出生,還不到5歲時就開始在天津市業餘體校接受體操訓練,94年進入天津專業隊訓練,直到16歲才被選入中國國家體操集訓隊,所以在體操界中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但他的成績卻令人刮目相看,包括05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體操吊環金牌;06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個人全能金牌及吊環金牌;06年亞洲體操錦標賽體操男子團體冠軍、吊環金牌及個人全能金牌;07年第4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體操男子團體冠軍及吊環金牌;08年中國全國體操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吊環冠軍;09年在第11屆全運會奪得吊環銅牌……難怪Kelvin以陳一冰為目標。

體操很適合他

 訪問時,筆者留意到Kelvin真的很「大隻」,尤其是肩膊及手的肌肉非常發達,大概因為吊環動作使然。「其實我身材高了一點,要用力量來改善這一點,而且玩吊環不但要用力,身體又要輕,才能做出更好的動作。」

 不過,跟Kelvin握手時,除了感應到他的力度外,也發現他手心的肉很厚,手腕也有很深的縛痕,這應該也是練習使然。「其實玩吊環會令膊頭、手腕等關節很易受傷,因為會令這些部位很操勞,久而久之會很痛。除了平時父親會幫我按摩,我會很注意訓練前的熱身及之後的冷身,所以問題也不會很大。」

 Kelvin又指,他現時最需要改善的除了力量之外,還有穩定性。「我之前很着緊比賽,但近來就看開了,上場後覺得好像表演一樣,好像做show一樣,成績反而更好,也得到一些獎項。」

 「可能是性格上我很固執,但又好靜,也很愛尋根究底,所以很適合玩體操,一定要做好某個動作。」Kelvin說現時要上課,又要訓練及比賽,所以實在沒有甚麼私人時間,但比賽可以讓他到世界不同地方,所以總的來說,體操的確很適合他。「未來是不是從事跟運動有關的工作,我未有深思過,我現在正為亞運及世錦賽預備。」

 Kelvin還很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可能,真的希望他能在奧運會上贏取獎牌。

相關新聞
不怕流汗捱苦 燃燒生命 (2010-06-05) (圖)
吳翹充 為喜歡體操堅持 (2010-06-05) (圖)
紀嘉文 人生就是要跑下去 (2010-06-05) (圖)
前言: (2010-06-05) (圖)
小結: (2010-06-05) (圖)
80後小語錄 (2010-06-05) (圖)
世盃熱潮下 香港人的足球夢 (2010-06-03) (圖)
足球員的故事 (2010-06-03) (圖)
藝術與足球的融合 (2010-06-03) (圖)
踢足球解賭癮 (2010-06-03) (圖)
足球熱點 (2010-06-03)
大中華球壇光輝印記奇趣館 (2010-06-03) (圖)
《足球小將》誕生30周年展覽 (2010-06-03) (圖)
創意足球展 (2010-06-03) (圖)
80後的天空系列(三)光影篇:空間無局限 媒體人跨界生存 (2010-05-29) (圖)
Eric 尋找自我之道 (2010-05-29) (圖)
阿斌及家豪 老中青一齊玩 (2010-05-29) (圖)
Nicole為喜歡做而做 (2010-05-29) (圖)
街坊歷史行 市區尋寶 (2010-05-27) (圖)
景點一:露明道上帝古廟 (2010-05-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