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編鐘之鄉──隨州


彥 火

 去湖北隨州參加「二○一○年世界華人炎帝神農故里尋根節」,才知道隨州是炎帝的故里。

 知道隨州這個名,是打從一九七八年開始。當年春、夏之交,隨荋翰J乙墓的發現,出土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編鐘,哄動世界。曾侯乙墓就是位於湖北隨州市郊擂鼓墩東團坡上。

 後來這套編鐘在香港回歸時,曾移到香港展覽,令港人大開眼界。六、七年前,我途經武漢,特地到湖北博物館再次參觀了這套編鐘。

 說起這套編鐘,數量之多、鑄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廣、音色之美、樂律銘文之珍貴,令人嘖嘖稱奇。編鐘的鏡架,由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七點四八米,寬三點三五米,高二點七三米。七根彩繪橫樑,兩端均有浮蚑L龍和花瓣紋的青銅套加固,由六個佩劍武士型銅柱和圓柱承托。鐘架及鐘構,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拆裝,設計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鐘,共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鐘一組十一件、無枚甬鐘一組十二件、長枚甬鐘一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鐘兩組十二件、另有鎛鐘一件。其最大者,通長一百五十三點四厘米,重二○三點六公斤。編鐘總的重量達五噸。

 據專家測定,這批編鐘,保存完好,保留蚗u美迷人的原有音響。絕大多數鐘均能在正鼓部和側鼓部,分別擊奏出呈三度音程,且與標音相符的兩個樂音。全套鐘含有深沉的低音、圓潤的中音、清亮的高音,其音域自C2至7,跨五個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以至七聲音階樂曲;中心音域內十二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編鐘及架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細微的刻劃,堪稱完美的藝術珍品。

 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丁字形小木槌,演奏時,當由三人各執一對,分別掌奏中層的三組鐘,並兼顧上層鈕鐘,主奏旋律。兩件長二百一十五厘米、粗六點六厘米的彩繪大棒,由兩人分執,掌奏下層大鐘,可配以和聲,或烘托氣氛。這套造型壯觀、配備齊全、音列充實、音頻準確的大型編鐘,無以匹配。

 經聲樂家考究,編鐘中的每隻鐘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二百五十六點四赫,與現在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鐘架、鐘u、鐘體上共有銘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內容有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鐘體銘文大都鑄金。鑄鐘的銘文,記敘楚國的惠王在執政五十六年(即西元前四三三年)時,為祭奠曾侯乙而鑄製了鐘鼎彝器,並送給曾國。甬鐘均有一面鉦間刻「曾侯乙乍(作)時(持)」,標記蚅薊獄s作和擁有的主人。甬鐘、鈕鐘的標音,均在鐘體一面的正鼓部和側鼓部,記敘茼U鐘所發樂音的階名或音名。

 甬鐘另一面鉦間、鼓部還有成句成段的文字,敘述各鐘的樂音所屬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等。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鐘銘所見律名二十八個、階名六十六個,絕大多數都是過去未所聞見的資料。

 我在湖北博物館曾聽過樂人用這套編鐘分別演奏古典和現代的樂曲,發音準確,音色優美。想不到埋藏了二千四百年,仍然完好無缺,令人歎為觀止!

(隨州隨想曲之一)

相關新聞
百家廊:小荷與拚爹遊戲 (2010-06-23) (圖)
話你知:何謂拚爹遊戲? (2010-06-23)
翠袖乾坤:黃曉明Angelababy的海綿蛋糕式愛情 (2010-06-23)
娛視觀:世界盃中港觀 (2010-06-23)
琴台客聚:編鐘之鄉──隨州 (2010-06-23)
生活語絲:內地禁煙 (2010-06-23)
隨想國:主耶穌 (2010-06-23)
路地觀察:追夢年代 (2010-06-23)
百家廊:權力對人心的腐蝕 (2010-06-22) (圖)
翠袖乾坤:令人期待的女星 (2010-06-22)
海闊天空:英國大學又見學潮 (2010-06-22)
琴台客聚:「我是一朵蓮花」的紀弦 (2010-06-22) (圖)
杜亦有道:國父後人 (2010-06-22)
思旋天地:歡聚一堂 (2010-06-22)
詩幻留形:《放浪記》電影與小說 (2010-06-22)
百家廊:開啟勞資關係的新時代 (2010-06-21) (圖)
翠袖乾坤:油畫經澳門傳入中國 (2010-06-21)
跳出框框:那一天柳葉飄飄 (2010-06-21)
琴台客聚:殺嬰殺童的傳統 (2010-06-21)
生活語絲:劉詩昆音樂會,好! (2010-06-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