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金鑫(右)和羅銳(中)參與的藏族人群基因科研項目,成果最近於《科學》雜誌上發表。資料圖片
【本報訊】本報曾報道過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辦的基因本科創新班,其學生擔當主力的科研項目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逾7篇論文。日前,他們一篇以《為何藏族人群不容易產生高原反應》為題的論文再在頂尖學術雜誌《科學》上發表,其中作為並列第一作者的金鑫只有21歲,署名作者包括何偉明、羅銳邦、閃瑩等都是創新班學生。
揭藏人少高原反應之謎
據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汪建介紹稱,他們通過研究發現,有一系列的基因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適應中發揮作用,其中一種被命名為「EPAS1」的基因可能起着關鍵作用,它與人的缺氧及血紅蛋白生成密切相關,在人體面對低氧環境的調節通路中起到核心作用。他們相信,正是這種遺傳基因阻止了藏族人血紅蛋白濃度的過度升高,降低了各種高原性疾病發生的可能性。汪建表示,這有可能對某些血液性疾病的治療帶來突破,並且還可應用於運動員的篩選等方面。
金鑫目前是大學四年級生,並已被華南理工大學保送讀碩士研究生,將繼續從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他來自蘭州,曾是華工科幻協會首任會長。而署名作者羅銳邦是深圳人,曾在深圳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機器人足球比賽中獲二等獎,雖然他目前是三年級生,但已修滿學分、提前獲得本科學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