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天匯推出首批20伙,平均呎價3.7萬,當中兩伙高層複式戶呎價逾6萬元。
2009年10月14日:宣佈售出68樓複式A及B室,A室成交價4.39億元,呎價7.128萬元,創全球分層最貴紀錄。其後,恒地稱天匯共售出24至25個單位,平均呎價4萬元。20%買家來自內地。
2009年10月21日:有立法會議員接到投訴,指天匯樓層編號嚴重「跳層」誤導消費者。其後,屋宇署修改《作業備考》指引,遏止不合理「跳層」問題。
2009年11月13日:天匯呎價7.128萬元的68樓A室買家身份曝光,為財金有限公司,董事為法人團體SMARTER LEAD LTD,屬海外註冊公司。
2009年11月26日:有報道指年僅42歲前電台唱片騎師、金谷科技總裁秦善文購入天匯6伙,包括68樓A複式戶,總涉資11.6億元。恒地指秦善文為買家開設的公司授權代表。
2009年12月5日:有政黨質疑天匯「綑綁式買賣」,懷疑發展商壓低部分單位售價,以提升特色單位的售價,認為事件可能涉及串謀詐騙,要求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主動調查。恒地否認。
2010年3月19日:有報道指天匯售出的25伙單位中,僅1伙按合約如期成交,其餘24伙已較合約原定交易期延遲約10天都未完成交易。恒地回應,只是順應買家要求,公司將會給予買家2至4個月寬限期。
2010年4月15日:恒地去信政府交代,24伙買家已書面申請將期限延至6月16日,恒地不准再延期。
2010年6月15日:恒地公告指天匯24伙延遲成交單位中,有20伙撻訂,僅4伙成交。撻訂的包括全球最高「身價」、每呎7.128萬元的68樓A室。
2010年6月17日:港府發表聲明,指政府相關監管及執法部門現正研究及跟進天匯撻訂事件,並指樓宇銷售若存在「造假」或欺騙成分,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2010年6月18日:市傳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了解天匯交易文件;李兆基指不適宜再多談天匯事件,也不評論監管機構及執法部門的跟進調查,強調不擔心被調查及他自己做生意是「規規矩矩」,希望經調查後事件可以更加清楚。
2010年6月22日:地政總署第七度去信恒地,要求交代如何計算及收取天匯單位延期交易的罰息,亦索取所有交易的樓契合約。李兆基出席美麗華股東會後鮮有不會見傳媒。
2010年6月23日:恒地發澄清指,集團與天匯24伙買家簽署的合約,是採用政府「預售樓花同意方案」之標準格式,殺訂措施有明文規定。集團慣例鮮有向買家追收取消合約差價。
2010年6月27日:政府回覆立法會議員函件中,首度明確表示警方正就天匯物業交易事宜進行調查,惟由於調查工作進行中,政府現時不會評論有關個案,亦不會公開相關信件。
2010年6月28日:恒地第七度回覆港府就旗下西半山天匯買賣的查詢。
2010年6月29日:恒地逐點反駁揣測和流言,強調天匯24個住宅的交易,本為很簡單的商業買賣,不幸卻引來很多揣測,對該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及冤屈。為此,主動聯絡政府,希望把公司早前回覆天匯事件的7封覆函遞交予立法會全體議員,並獲政府回覆。
2010年7月2日:恒地就天匯事件於各大報章刊登聲明,重申按市場運作買賣,聲明是為了令公眾清楚真相。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去信立法會委員會,要求地政總署公開調查7封書信覆函內容,又要求在本月中前授權委員會採用權力及特權條例,傳召相關官員及李兆基親身解釋。
2010年7月5日:恒地將7封覆函交上立法會,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及涂謹申對信件內容提出多項質疑,恒地發言人再逐點反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