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文森)警方調查天匯事件,雖然未有透露調查的方向,但有法律界人士認為,警方可循詐騙或發放誤導資料兩個方向調查,但舉證會相當困難。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警方正調查的天匯撻訂事件,將可循串謀詐騙展開調查,但要證明存有虛假交易有一定困難。警方須了解購入天匯單位的公司與發展商是否存在關係,以至發展商有否代為繳付撻訂金額,若出現上述情況,便反映事件是由發展商一手策劃,造成高價交易的假象。陸偉雄建議,當局考慮因應天匯事件加強樓宇買賣的規管,仿效證券條例的做法,只要發展商呈交給買家的資料存在失實,同屬犯罪。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根據盜竊罪條例的16A條訂明,任何人藉欺騙行為,意圖詐騙另1人並作出行為,令任何人蒙受不利即是犯法,最高可判監14年,但舉證有一定困難。
亦可查發放不實資料
他指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披露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誘使他人買賣證券或者提高股價,即發放消息的人要將事實的全部和盤托出。
湯家驊表示,證券條例一般由證監會執法,但過去亦試過由商罪科幫忙搜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