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玉器在中國的八千個春與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陳煒楨

 玉器、青銅器和瓷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經歷了幾千年的興衰演變,中國人至今仍有愛玉的風尚,這種信念和喜愛除了源於玉的美感之外,更多的是來自於傳統文化。

 在傳統概念中玉就是美麗的石頭,劉斌引用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總結了前人對玉的自然屬性與人文屬性的內涵:「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玉器在中國有著八千年以上不間斷的歷史,經歷了從裝飾到禮器,從道德人格化再到世俗的過程。因此,探究幾千年的玉器的歷史,可以說是了解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劉斌,198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考古工作,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長。他曾主持發掘了浙江海寧荷葉地、海寧佘墩廟、余杭匯觀山等許多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2006-2007年主持良渚遺址的鑽探調查,發現了良渚古城。主要著作有《南河濱—崧澤文化遺址發掘報告》、《中國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及《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縱論》。

 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玉器距今約8000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玦。「至距今6000年左右,玉玦這一具有觀念形態的代表性的玉器逐漸失去其唯一性的地位,取而代之的首先是玉璜(見圖一),繼而產生了玉鐲、玉鉞等許多新的玉器種類。玉璜是貴族女性的象徵物,男性的墓葬是沒有出土的。」劉斌一邊展示圖片一邊解說。

 其後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進入到中期後,也就是距今5000年左右,各個文化圈的內部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與統一,這時期的信仰慢慢形成各自獨立的內向的傾向,玉器等代表觀念和權力的器物走向系統化和禮制化,而信仰的形式從原來的抽象化形體概念發展成較具象的偶像概念;從原來的自然與動物的崇拜走向人性化或人格化的神的崇拜。

人格化的玉

 如前文所言,玉在漢字中是美好的象徵,而在歷史典籍中,關於用玉和玉的理念的記載,主要見於春秋戰國時代。《禮記玉藻》中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詩經》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虎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春秋戰國時代,崇玉之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完璧歸趙」及「隨珠彈雀」的典故傳誦千古,「和氏之璧」與「隨侯之珠」等玉器被奉為天下之至寶,引起諸侯之間的紛爭,以致於墨子、韓非子等許多思想家立說批評這重玉之風。

神化的玉

 秦漢以至南北朝,進一步發展了自上古以來的靈物觀念,以玉斂屍的風俗,可謂空前絕後。劉斌指出,《周禮》中即有「疏璧、琮以斂屍」的記載。春秋戰國時代,一般只見有玉覆面和玉含,而漢代則發展為以金、銀或銅線穿綴的包裹整個身體的玉衣。東晉《抱樸子》中說「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普通人一般只在口中或手中放玉,《後漢書禮儀下》稱為「飯含珠玉」。

 從漢代玉器的演變來看,自漢武帝之後,用玉制度日趨完備,而裝飾玉趨於簡化。「所謂用玉制度的完備,是指葬玉制度而言,漢代盛行厚葬風氣,從皇室貴族到官僚豪強,無不重視喪事。葬玉制度中,最重要的是玉衣的使用。」劉斌繼續講述:「玉衣又稱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所使用的殮服。《後漢書禮儀志下》載:『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皆令贈印璽、玉柙銀縷。大貴人、長公主銅縷。』」東漢時期,銅縷玉衣的使用較普遍,除王侯家族成員外,高級官僚、貴族也有使用,漢代皇帝還常常賞賜玉衣給朝廷重臣。

曹魏時期提倡薄葬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病逝於洛陽,並葬於高陵。高陵位於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該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墓雖多次被盜,但仍倖存一些重要陪葬品,考古人員出土了器物二百多件,包括金、銀、玉等多種質地;器內有銅帶u、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璧、石枕、刻名石牌等。

 曹操反對厚葬,早在建安十年就下令「民不得複私讎,禁厚葬,皆一之於法。」魏文帝曹丕亦認為天下動盪不安,「漢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是焚如之刑」,禍皆起於「厚葬封樹」,於黃初三年作終制曰「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廢除了以玉衣為葬的制度。劉斌闡析:「從考古發掘來看,迄今尚未發現東漢以後的玉衣。曹魏時期的墓葬中,玉器出土很少,可見在曹操父子積極推行薄葬措施的影響下,兩漢四百餘年來形成的葬玉制度逐漸衰落以至最終消失。」

世俗化的玉

 隋唐以後用玉的概念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玉在禮儀與靈性方面的概念被日漸淡化,只作為珍貴美麗的材料,只有皇室仍然使用圭、璧等玉器,一般玉器製作則走向世俗生活化,以寫實的藝術手法表現生活和當時的社會思潮。龍、鳳、牡丹等吉祥圖案,「吉慶有餘」、「五子登科」、「福綠長壽」等固有題材,成為玉雕中常見的內容。「佛像」、「觀音」、「羅漢」等也是唐宋以來常見題材,並形成了唐代的「玉飛天」,宋代的「龜巢荷葉」及「玉童子」,金元時期的「玉春水」和「玉秋山」等代表作。

 中國玉器發展到清代是頂峰時期,清宮內府舊藏宋代《大禹治水圖》玉山(見圖二),它是目前所見中國古代最大的玉雕作品。據清宮檔案記載,此玉採自新疆和田的密勒塔山,玉材原重約一萬零七百斤,歷經三年從新疆運到北京;又經水路運往揚州,由擅於做玉山的揚州玉工琢製,歷六年製成。後運回北京,造辦處令玉匠鐫字,置於樂壽堂,前後共用十年時間。

 經歷八千年的時間洗禮,玉在中國文化裡一直扮演著吉祥之物的角色,時至今日已是民眾化的玉了。(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玉器在中國的八千個春與秋 (2010-07-31) (圖)
遊蹤:白鹿洞漫思 (2010-07-31) (圖)
文化觀察:蘿蔔的鮮脆—新生代末日農夫 (2010-07-31) (圖)
文訊:董啟章《學習年代》終於來了 (2010-07-31) (圖)
歷史與空間:明朝畫壇怪傑「吳小仙」 (2010-07-28) (圖)
古今講台:好客山東 (2010-07-28)
亦有可聞:西湖的「氣」 (2010-07-28) (圖)
豆棚閒話:硯田的收入 (2010-07-28)
作者簡介 (2010-07-28)
文訊:《秋風秋雨》:記錄文革而遠離文革 (2010-07-28) (圖)
歷史與空間:陳志明注釋《金庸》 (2010-07-27) (圖)
亦有可聞:色彩與情感 (2010-07-27)
書展速報:韓寒:不喜歡文藝被政治阻礙 (2010-07-27) (圖)
古典瞬間:東坡好「戲」 (2010-07-27)
詩話詩說:詩郵寄 (2010-07-27)
歷史與空間:吉祥如意的「四鼻孔鯉魚」 (2010-07-21) (圖)
古今講台:朱元璋的「至親」 (2010-07-21)
古典瞬間:後來呢? (2010-07-21)
文訊:香港不是文化沙漠7000年歷史緊繫大陸 (2010-07-21)
來鴻:半個偉人 (2010-07-2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