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吉祥如意的「四鼻孔鯉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微山湖風景秀麗。 網上圖片

戴永夏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打破了兩國間的政治堅冰,實現了中美關係正常化。對這樣一位撼動世界的重量級客人,我國政府自然要高規格接待,僅歡迎的國宴,就有多種來自各地的山珍海味。其中有一樣「海味」,是經毛澤東主席「欽點」、周恩來總理點名要的,並且要求空運到北京,它就是山東微山湖出產的「四鼻孔鯉魚」。

 一種普通的地方特產,為何能讓國家領導人如此關注?這裡面有個小小插曲。1952年10月29日,毛澤東在羅瑞卿和徐州市市長張光中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徐州視察工作(當時徐州屬山東省,距離微山湖很近)。在談及徐州風物時,毛澤東說:「徐州的四鼻孔鯉魚天下馳名。」主人對「偉大領袖」的話心領神會,就餐時,專門讓廚師烹製了一條「四鼻孔鯉魚」端上桌來。毛澤東吃得非常高興,連連稱讚說:「果然名不虛傳!」或許,正是這次跟偉人的邂逅,才使「四鼻孔鯉魚」有幸登上高規格國宴,並為打破「堅冰之旅」錦上添花。

 所謂「四鼻孔鯉魚」,就是山東微山湖中盛產的一種獨特的鯉魚。它跟別的鯉魚的最大不同,就是生有四個鼻孔。其中兩個鼻孔是真的,另兩個實際上是兩根凹進去的短鬚,酷似兩個鼻孔,於是過去人們便以為這魚長著四個鼻孔,並找出了形成四個鼻孔的原因:最初,這些鯉魚生活在黃河故道入海處,因為水太渾濁使之呼吸困難。為了適應環境,便於呼吸,它們經過長期演變,便多長出兩個鼻孔來。後來黃河改道,這一魚種便留在微山湖中,成為世所罕見的名魚——「四鼻孔鯉魚」。

 「四鼻孔鯉魚」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形美味佳,品質優良。它生得體形勻稱,顏色美麗,形象可愛;尤其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用它可以做成「糖醋鯉魚」、「清蒸鯉魚」、「紅燒鯉魚」、「香辣鯉魚」、「醬汁四鼻鯉」等多道名菜。其中「醬汁四鼻鯉」是山東名饌,不但風味極佳,還受到過乾隆皇帝的讚賞。更為可貴的是,「四鼻孔鯉魚」能上能下,它不但是酒席盛宴上的必備佳餚,也是當地百姓平常的美味。鄉民們遇到紅白喜事,總是用四鼻孔鯉魚作一大件。不管紅燒清燉,它都是菜餚中的上品。當地湖民就更隨便些。他們常把剛打上來的鮮魚剮好洗淨,放進大鐵鍋中,用純淨的湖水清燉。鍋的周圍再貼上一圈白麵餅。這樣魚餅同烹,相得益彰。麵餅浸入魚的鮮味,鮮魚吸收麵粉的麥香,吃起來更是味美可口。

 人們喜歡「四鼻孔鯉魚」,還源於一種俗信崇拜,認為它是吉祥如意的化身,能給人帶來大吉大利。這一俗信,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據說當年乾隆皇帝南巡經過微山湖時,曾乘坐龍舟在湖上遊玩,只見幾條金色鯉魚隨船嬉戲,其中有兩條拍打浪花躍出水面,恰好落在船上。眾人定睛一看,這鯉魚竟長了四個鼻孔!乾隆和隨行人員都感到好奇,又大惑不解。這時一位隨行大臣急中生智,忙報告說:「四鼻孔鯉魚」躍上龍艇,預示四海太平,五穀豐登,天下萬民康泰,是大吉大利之兆。乾隆聽後龍顏大悅,遂命御廚烹製成一道名菜,果然味道鮮美無比,於是讚美說:「四鼻孔鯉魚,味美極矣!」遂命地方官員將「四鼻孔鯉魚」作為貢品,年年向朝廷進貢……從此,「四鼻孔鯉魚」便成了預示吉祥如意的吉祥物,在民間廣為流傳。當地人還給四個鼻孔作了具體分工:一個代表吉祥,一個代表如意,一個代表平安,一個代表富貴。作為最高的理想追求,這四者缺一不可。因此人們到集市上買鯉魚,首先要看長了幾個鼻孔。若不是四個鼻孔的,價格再便宜也不買。遇到婚喪嫁娶、宴請賓朋等「大事」,必須有「四鼻孔鯉魚」,才顯得隆重排場。當地還有個規矩:老人活到73歲時,女兒必須送兩條「四鼻孔大鯉魚」做壽禮,這叫「七十三,吃了鯉魚竄一竄」,有祝願老人健康長壽之意。

 近些年來,隨著微山湖的進一步開發,湖區養殖業有了較大發展。除了湖中自然生長的「四鼻孔鯉魚」外,湖民還利用池塘及圍網、網箱等多種形式,人工養殖「四鼻孔鯉魚」,使魚的產量有了很大提高,不但供應本地,還大量銷往國內外。當地湖民高興地說:「四鼻孔鯉魚」真正成了吉祥如意的「發財魚」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吉祥如意的「四鼻孔鯉魚」 (2010-07-21) (圖)
古今講台:朱元璋的「至親」 (2010-07-21)
古典瞬間:後來呢? (2010-07-21)
文訊:香港不是文化沙漠7000年歷史緊繫大陸 (2010-07-21)
來鴻:半個偉人 (2010-07-21) (圖)
歷史與空間:新聲古韻話丹洲 (2010-07-20) (圖)
豆棚閒話:小說史上新奇觀 (2010-07-20)
詞話詩說:貪生怕死 (2010-07-20)
來鴻:靜觀荷花 (2010-07-20) (圖)
夏天的風 (2010-07-20)
歷史與空間:淺談漢學與樸學 (2010-07-17) (圖)
古典瞬間:精彩的白描 (2010-07-17)
文化觀察:詩歌:高考作文無法承載之重 (2010-07-17)
3D報紙,未必是待開掘的市場金礦 (2010-07-17)
歷史與空間:關於「意見」 (2010-07-14) (圖)
亦有可聞:茯苓霜 (2010-07-14)
開卷有益:解讀「十月革命」的前奏 (2010-07-14) (圖)
古今講台:極端性格的朱元璋 (2010-07-14)
文訊:香港式「蝸居」 (2010-07-14) (圖)
更正 (2010-07-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