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回應「仇商仇富」心態 強調君子用財有道
香港社會近年有一股「仇商仇富」情緒,認為地產商加劇了貧富懸殊,香港首富兼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直言,自己不僅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加是要用之有道,這樣才是社會更全面的動力。他指出,已把自己三分之一財富捐予李嘉誠基金會,過去30年基金會已捐出超過100億元,未來10年將捐的錢會較過去30年的更多。他還透露,其基金會9月份將公布一項於香港發展有關網上新業務的創意公益項目。 ■本報記者 梁悅琴
李嘉誠昨出席長和系業績記者會時,被問及社會的「仇商仇富」情緒,他對此表示,自己努力賺錢,同樣也努力回饋社會,用錢去做公益,「有許多生意,法律上允許,而可賺錢的,但如我覺得不好我都不做。我勤力賺錢,著重股東利益,但同樣勤力花錢,基金會許多項目都由同事很努力地想出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同時,對於有指地產商令本港的貧富懸殊加劇,他說,「這個無論我怎麼答都會得罪行家,我的防線,真心真意地說,買樓是要量力而為。」他認為,自己有福才會做善事,不可以說是施恩惠。
基金會30年已捐逾100億
近日外國有世界級富豪擬在生時或死後捐出一半身家,近期又傳本港四大發展商(不包括長實)計劃設立慈善基金,李嘉誠對此笑言,自己健康好好,相當滿意。
他重申,李嘉誠基金會是他第三個兒子,今日來說亦是他最有錢的兒子,因為它並無負債,且可以24小時取到錢,他於80年代初成立基金會,承諾捐出自己三分之一財富,是真金白銀財富,現時基金會的金額已等於他捐出於50年代開始工作至80年代初的財產,現於內地有5個大型項目正進行中,過去注重醫療及教育,因教育可減少跨代貧窮。
注重教育 可減跨代貧窮
他續稱,基金會同仁好努力,其實在香港都做了很多,但較低調,現時基金會在內地有百多個項目,但所有捐贈項目的大樓都不用他的名字,因他自己一向並不喜歡出名做善事,如捐錢興建汕頭大學,其教學大樓等都沒有他的名字,只是在大樓旁立碑。過去基金會超過八成的捐款都用於中國人地方,就是大中華地區。
李嘉誠坦言,過去3年是全球經濟很困難的時期,然而,在08、09及10年三年間,基金會共捐出除稅後52億至53億,長江及和黃兩家公司只是捐出逾2億,包括外國的捐款,從這數字可知他的取向。他相信,過去30年基金會的捐款有逾百億,但未來十年捐出的一定比過去30年多。
推創意公益項目 先在港做
談到基金會即將於9月公布的新業務,他表示,基金會於今年5月已籌備,項目一定在香港先做,好高興能想到這新計劃,新創意公益項目與網上有關,規模會有彈性,如果成功,規模會擴大。
他多番強調,自己愛香港,能為香港做點事自己覺得很安慰,希望計劃一帆風順,詳情會於9月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