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富士康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的招聘會吸引大批求職者。 資料圖片
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一個著名概念,意指在全球化過程中,資本流遍世界,就是為了尋找最高的回報率;因此,政府在有關福利體系、環境標準和勞工保障的政策執行方面會受限制,意味發展中國家必須競相削減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以吸引國際企業投資設廠。
縣市鬥多優惠 吸引外資落戶
逐底競爭理論也可用來描述中國的縣際競爭。上文提及的鄭州市和廊坊市,就在土地價格、勞動力供給、稅收政策、基礎設施和企業服務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以吸引富士康落戶當地。
究竟這種「鬥平」式的惡性競爭會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甚麼影響?
1.高污企業 破壞內陸生態
不再適合沿海地區經濟生態的企業遷往內陸,很大程度上還要走高污染、高能耗和低增值的「舊路」,這會對內陸縣市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造成破壞,而這種負面效應也許會持續較長的時間。
2.越過中央政策 增加競爭優勢
為了吸引外資,地方政府可能會置相關中央政策於不顧,或者變通執行,以越過「底線」來增加競爭優勢。
3.政企腐敗 破壞市場秩序
若沒有或缺乏社會和中央的嚴密監管,地方行政力量和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則很可能出現腐敗的行為;而企業也有可能借助行政手段來規避市場風險或違規經營,這會破壞當地的市場秩序。
富士康之謎
透過對富士康員工自殺悲劇和內遷消息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資本的強大力量:以軍事化管理和「血汗工廠」見稱的富士康成為各地政府爭相拉攏的對象,引發大規模爭奪戰和新聞戰,引起我們深思。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應是怎樣的?如何規管這對關係?社會對政府和企業的互動會產生甚麼影響?這對關係又怎樣改變基層生活?商業利益和社會民生之間的矛盾是怎樣的?這些就是富士康之謎,也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回答的資本之謎。
想一想
1. 你認為應該怎樣來規管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關係?
2. 你如何評價富士康的內遷策略?
3. 你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有何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