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Planet Yoga突然倒閉。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郝君兒)消委會今年首8個月收到與瑜伽課程有關的投訴多達467宗,較去年全年188宗高近1.5倍,涉款高達441萬元,大部分與該3間涉案公司有關。現正進行公眾諮詢的《商品說明條例》(修訂),建議對部分預繳服務合約設立「冷靜期」,但經常出現結業捲款的美容、健身及瑜伽等行業卻不包括在修訂條例內,有瑜伽苦主認為,港府應趁機堵塞漏洞,進一步保障所有消費者。
消費者:增保障多付款沒所謂
今年短短5個月內竟有3間大型瑜伽中心相繼結業,多名市民蒙受金錢損失,揭示預繳式消費服務倒閉的危機,但港府的《商品說明條例》修訂卻未將美容及瑜伽服務納入設「冷靜期」的範圍,瑜伽苦主Pecky坦言不理解有關做法,她認為縱使美容或瑜伽服務設「冷靜期」後商戶提供的優惠或因而減少,但消費著重你情我願,在消費者立場如能增加保障,多付金錢也沒所謂,總比現時白付款沒服務好。
在YogaYoga結業後一直協助逾百名苦主追討的灣仔區議員伍婉婷亦認為,當局推出修訂條例時正值是瑜伽中心接連結業、社會熱烈討論的時間,市民本滿懷期望港府會堵塞漏洞,但最終公布的「冷靜期」竟不包括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美容及瑜伽服務,令人詫異,希望當局最終可因應市民訴求,重新將「冷靜期」包涵有關行業。
伍婉婷又表示,接觸到的大部分苦主,在中心結業後雖然享用不到服務,仍需繼續向銀行付款,最主要原因是當時苦主向銀行簽訂的是「分期還款」而非「分期付款」合約,前者是銀行代消費者向瑜伽中心墊支會費,中心結業後,消費者欠銀行債務;後者則不涉及墊支性質,定期由消費者轉帳予瑜伽中心,中心結業後,雙方沒有債務糾紛。但消費者往往不清楚銀行合約的性質,有關公司亦未必清楚說明,她期望日後銀行能採取措施協助市民分辨,例如在月結單列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