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所提出的例子(詳見9月28日A30版面),引證了數學不是只流於比較計算最快最準,數學同時也講求創意,且用於改善生活之上,解決多類型問題,也用以表達偉大的思想。
數學不能單靠操練取得突破
數學講求的不只是準確的計算,同樣重視創意、轉化及組合,才可臻至最佳的數學運用。當然任何人都不能依靠強記或背誦就可以精於數學。我們不會從伽利略、「數學王子」高斯或阿基米德等偉大數學家的成長故事中,找到一位是依靠操練計算而在數學領域中取得突破的。我們要知道,數學研究工作不僅是了解及整理已知的結果,還包含創造新的數學成果與理論。數學上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和有待解決的問題,也一直有大量新的數學知識和新的應用方式發表。每位偉大的數學家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都具有獨特的思維和創新的理念,這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學校應增加「高層次思維」培訓
當然我們沒必要與數學家比較,但在數學教學上,卻是仍有進步空間。近日有幸找到一份關於香港小學數學教育的分析研究文件,整個項目發表自香港教育學院的黃德華博士。研究指,香港的小學數學成績能夠在眾多國家中名列前茅,顯示香港學生於運算及解決「常規難題」都比較強。主要因為大多數老師均採用直接的教學模式,再配上大量操練,故於高中前,大部分香港學生的數學成績均不錯。相對而言,香港學生處理「非常規難題」時,每每表現較差,主要是因為欠缺「高層次思維」的培訓。
「高層次思維」意指甚麼?這就是筆者眼中的「數學真正本義」。黃德華博士解釋得非常透徹──數學教育最大目的是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當中包括技巧、概念及邏輯推理等等。再說,數學教學都不應過分集中於低層次的強記和運算技巧,應透過不同的數學內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高層次數學思維,發展他們的傳意、探究及推理的能力。筆者非常同意黃德華博士的理據,我們都意識到香港的教育模式變化不多,而且過於重視乏味的「刻板式」教學,難以培養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枉說要他們喜歡數學了。 ■鄭雅迪 Math Monkey香港教育中心業務發展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