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升學常見疑問系列五之一
尚學堂(Ada Tam)
由今期開始,筆者將會在一連多期的專欄中,與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海外升學疑問或小知識,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對海外升學的認識。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每當學生辦理好海外升學手續,並準備出發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收到家長查詢有關開設銀行戶口及存錢的問題。大部分家長非常關注這個看來簡單但切身的問題:究竟需否預先協助將會留學的子女開設銀行戶口?另外,如何存錢給身處海外的子女?一般來說,筆者會作以下建議:
抵埗才開設銀行戶口
我們建議學生在出發時攜帶少量現金,到達當地後才開設銀行戶口。現金金額最好足夠應付兩星期的生活費,如交通費、膳食費、開學書簿費和購買文具及個人日用品等費用。同學亦要留意是否需要在抵埗時繳交宿舍費、寄宿家庭費或學費等金額較大的費用。事實上,大部分留學生均會在離開香港前繳付住宿費和學費。
學生抵達當地後才開設銀行戶口,一來可選擇在學校或居所附近的銀行開戶,方便日後存取金錢;二來可先了解哪些銀行在當地較為盛行或設有較多的ATM自動櫃員機,方便學生使用。當成功申請當地銀行戶口後,家長可定期在香港直接從銀行電匯生活費予子女。要注意每次電匯手續,銀行均會收取港幣約150至200元的匯款服務費(服務費詳情請直接向個別銀行查詢)。另外,有些家長會預先在香港辦理一張匯票(bank draft)讓學生帶到海外,謹記收款人須為學生護照上的英文全名,以便存進新開設的戶口後,能即時取得款項。
在跨國銀行開戶
有些家長會選擇在香港的跨國銀行為學生開戶,並定期存錢到該戶口,讓身處海外的子女可以ATM提款卡,在海外相關銀行的ATM自動櫃員機存取金錢。由於該戶口並非在當地開設,每當學生在ATM自動櫃員機存取金錢,銀行會收取服務費及當時的匯率結算餘額。另一方面,雖然跨國銀行會在多個國家的大城市設有分行和ATM自動櫃員機,但亦不一定遍布全國各城鎮,說不上很方便。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家長不用擔心學生抵埗時不懂開設銀行戶口,家長亦能定期在香港收到銀行月結單,了解學生在當地的財政狀況。但筆者認為,這方法只適合初到埗的學生短暫使用,長遠來說還是在當地開設銀行戶口比較方便。
讓子女學會理財
家長匯款給學生作生活費的間隔和金額,應視乎個別學生對金錢管理的成熟度而定。筆者不建議家長把一整年的生活費或大量金錢一次過匯予學生,以免他們胡亂揮霍。家長亦不需要每月匯款一次,因為銀行會於每次匯款手續收取服務費,實在不太划算。我們一般會建議家長三個月、半年或每學期匯款一次,讓學生學習自行分配每月和每天的生活費,養成一個妥善理財的好習慣。
|